投資機構對科創生物的期許不只是上市那麼簡單,他們認為科創生物有成為國內創新藥龍頭的潛力,上市不急於一時。
全球前十大藥企,都有自己的當家產品做主打。像艾伯維每年四百多億米元的營業額,其中兩百億米元的營業額來源於它的主打產品修美樂。默沙東的主打產品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羅氏製藥等無不如此。
拿國內藥企舉例魯抗醫藥,東北製藥等老牌藥企有產品有銷量,但由於沒有拳頭產品,估值就是比不過純靠一款藥物的長春高新和片仔癀。
科創生物B輪投資471億米元的估值可能會有人覺得貴,但是站在投資機構的立場,他們覺得賺翻了,特別在今年產能釋放,內啡肽上市反響良好之後。
內啡肽被業內醫藥同行譽為又一款大單品神藥,內啡肽現在是剛研發出來的紅利早期。
羅氏製藥在1990年就購買了Genentech的部分股權。
後來到2009年羅氏製藥收購基因技術公司(Genentech)的百分之四十四股份,收購價格是468億米元。
收購基因技術公司的時候,基因技術公司旗下只有一款拳頭產品——人造胰島素。
從後來的眼光來看,羅氏製藥收購基因技術無疑是一筆巨賺的生意,因為後來羅氏產品銷售份額的七成以上來自於基因技術研發的藥物,包括赫賽汀、美羅華、安維汀等等。
高盛、IDG等外企在投資科創生物時,給的報價也是參考了羅氏製藥的收購案,因為人造內啡肽在他們看來是能對標人造胰島素的產品。鄭理有卓越的研發能力,有內啡肽提供現金流支撐,有頂級的研發人才,科創生物471億米元的價格完全能接受。
......
李渺渺從江城來到姑蘇已經快一年了,才過去一年感覺上卻跨越了幾個世紀。
職場上她節約了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之前在江城大學的同學們極少數能花二十年做到她現在的職位。
參與一家估值過千億米元,員工超過兩千名的企業從成立到壯大的過程,更是花錢也買不來的經驗。
但是李渺渺只有一個感覺,就是疲憊或者是充實。
當你情緒高昂的時候就是充實,當你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是疲憊。
李渺渺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剛來的時候忙著工作和學習,參與公司的制度建設、人才招聘、財務運作等大小事項。
程鋼對李渺渺的工作很認可,認為她工作細心且周到,不僅做事很靠譜,與人相處也面面俱到,以至於他後來主持招聘都對江城大學的學生高看一眼。
後來李渺渺好不容易理清思緒逐漸開始適應工作,公司拿到二輪投資後,鄭理又安排她去財務跟崗學習。
生產研發一體基地搭建後,鄭理更是直接讓她空降當分管財務的副總。
李渺渺深知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對於財務工作她如果自己不學習的話會被財務總監架空,當個橡皮圖章。
因此除了日常工作外,每天都忙著學習,李渺渺感覺比她高三累多了。
她之前每天能見鄭理一次,後來每週見一次,到現在每個月才能見鄭理一次。
李渺渺懷疑對方是不是機器人,工作和生活已經融為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