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倍的PE來算,大概估值就是2000億左右。
2019年國內醫藥企業的普遍PE在20左右,沒有後來那麼誇張。
2000億是之前的價格,如果內啡肽還有治療成癮性的作用,那這個估值就不好算了。
因為這是一個此前從來沒有過的市場,雖然直覺和經驗判斷國內外癮君子很多,市場是很龐大的,還是一個壟斷市場。
但是一個藍海市場,能有多大的盈利,以及作為企業掌舵人的鄭理在商業上是否具有開拓的天賦和勇氣,這對Young來說是個未知數。
在座的所有人都在犯難。
......
“最後就這四家吧,高盛、IDG資本、交銀國際和淡馬錫投資基金?”鄭理問道。
高盛、IDG資本和淡馬錫投資基金的價格都在500億美元上下,只有交銀國際的估值是350億美元,明顯比其三家估值要低一截。
是考慮到要有一家國家資本才讓交銀國際進場的。
雷君點頭道:“我覺得沒問題,這四家機構的經驗都是非常豐富的,他們能提供的資源也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鄭理問道:“按這個價格,師兄你要追投嗎?”
鄭理出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如果雷君不按照新的估值追加投資,那麼他的股權也要被相應的稀釋掉。
雷君直接道:“當然,這麼好的專案我不投,投啥?”
“更重要的在於人,我相信你能研究出更好的產品,造福更多的患者。”
科創生物的股東間達成協議後,鄭理安排程鋼去進行具體事項的處理。
最後二輪投資科創生物的估值在471億美元,程鋼將這個訊息通知到四家機構後,高盛、IDG和淡馬錫都是當天就回復:願意投資。
交銀國際在第二天內部溝通之後,也決定參投。
至此科創生物的二輪投資由高盛、IDG資本、淡馬錫和交銀國際參投,順為資本跟投。
科創生物獲得了141億米元的投資,錢和資源到位後,科創生物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9年年底內啡肽臨床四期實驗完成,生產研發一體化基地在姑蘇正式投產。
一體化基地投產後,鄭理開始著手人造魔腦的復現工作,由於沒有魔法的幫助,想要培育出適配人類的魔腦難度很高,不管是基因編輯還是後期培育需要克服很多難關。
鄭理進入深度研究狀態,在進入深度研究狀態之前他把李渺渺任命為科創生物的副總經理,分管財務。
2020年2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了科創生物內啡肽的上市申請,並透過了其上市申請。
內啡肽獲批後,科創生物宣佈無條件支援價值一億元的內啡肽給江城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