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渺渺深知nature的意義和發表nature的難度,即便在學歷急速貶值的今天,憑著這篇nature,鄭理留本校至少是個副教授。
冷知識:鵬城的孔雀計劃,nature一作或通訊作者,可以直接補貼300萬。
有nature的一作,去國際名校拿個博士學位回來對鄭理而言太輕鬆不過。
李渺渺除了為對方感到高興外,更多的是不甘,大家同樣是大一,對方比她領先太多了。
“恭喜你,話說你大一就發nature了,之後有什麼打算沒?”
“我估計你在醫藥高分子實驗室繼續呆的話,他們會讓你帶一個組了,部分老教授的學生會分給你來帶。”
“他們只要個署名權就行了。”
“你可以獲得免費的勞動力,有更多的成果。”
這條路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路,有天賦就在學術道路上深耕。
李渺渺繼續說道:“等你回來直接就是青年千人,甚至長江學者也不是不可能。”
鄭理直接道:“我有自己的想法,今年起我不會再去醫用高分子實驗室了,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證明意志能直接干涉現實,法師的施法基礎存在後,所有的計劃都將圍繞恢復施法能力來展開。
他需要製造一個比起實驗的人造魔腦功能更復雜,適配性更強的來。
這個目的不是在江城大學的實驗室能做到的,他需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生物實驗室。
科研只是手段。
李渺渺對他的打算很好奇:“你不來生物學院的實驗室呆了?”
“那你的打算是什麼?”
鄭理回答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先不說了。”
鄭理結束通話電話後發現他的兩個室友全部一臉驚恐的看著他:
“鄭神,你剛剛說啥來著?”
“我沒聽錯的話,你剛剛說你發了篇nature來著?”
“是我們所理解的那個nature嗎?”
“還是國內又多了個新的期刊,命名為nature?”
兩個人你來我往的說完,一臉期待的看著鄭理。
鄭理:“是你們理解的那個nature,我是一作,之後學校應該就會報道,已經發表在最新的刊物上。”
“你們自己看吧。”
說完鄭理示意讓他們自己看電腦螢幕,郵件裡有著這樣一句話:
Your paper,'xxxxxxxxx', ed for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28 February 2019 at 16:00&ne,28 February 2019 at 11:00 US&ne.
“臥槽!”
“鄭神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已經不屬於正常人類了。”
“膜拜”
“那你之後會轉去生物學院嗎?”
因為心情不錯,鄭理回答起來也很有耐心:“不會。”
室友問道:“為什麼?你如果去生物學院,他們會讓你兩年就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