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山,因其山勢雄偉、雲霧繚繞、森林植被茂盛而得名。此山也因其海拔比周邊山嶺更高,曾有幸攀登過主峰的人,清晨登高望遠便能看到無數山脈被籠罩在霧海之中。
正因其山高谷深,即便周邊山裡獵戶跟採藥人,都極少踏足雲霧山。可就是這麼一個人跡罕見的險峻之所,卻不時能看到山下有香氣誘人的裊裊炊煙升起。
跟往常一樣,夜幕剛籠罩群山不久,雲霧山下一處山谷內,又飄蕩著一股帶有肉香氣息的炊煙。順著炊煙香氣傳來的位置尋找,便能發現炊煙竟是從一處巖壁上飄出。
光滑堅硬的丹霞巖壁之上,連飛鳥都難以駐足,這炊煙又究竟從何而來呢?
唯有走近這座紅砂岩結構的巖壁下,才能看到巖壁幾屋樓高的地方,原本渾然一體的紅色巖壁上,竟有一扇木門跟兩扇木窗,而炊煙便是從木窗旁一個洞孔中飄出的。
如此險峻的山谷之地,難不成還有人在此隱居嗎?
等到木門開啟,一張清秀且稚嫩的臉龐出現。此時的他,手裡端著一個大海碗,上面蓋著肉香誘人的臘肉片,下面則是滿滿的一碗大米飯。
“青椒臘肉蓋澆飯,吃起來就是香。這伙食標準,要讓山外村裡那些小孩看到,怕是也會被饞哭吧!雖說他們現在日子好過了一點,可也只是勉強混個溫飽啊!”
正所謂靠山吃山,對生活在山裡的農村人而言,他們更能體會這句話的道理。只是對大多數山裡人而言,他們很多時候卻都向往遠離大山去往更繁華喧囂的大城市。
山裡人會想離開,更多也是緣於貧窮跟落後。那怕與大山為鄰,可真正能從山中找來財富的又有幾人呢?狩獵也好,採藥也罷,那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活。
隱居深山這幾年,陸明接觸外人的次數屈指可數。附近山外的獵戶跟採藥人,也很少到雲霧山這邊來。即便他們知道,深山有更多獵物跟藥材。
問題是,近山因為常年有獵戶跟採藥人踏足,大型獵物跟稀有藥材數量都銳減。反觀雲霧山這邊,野獸眾多不假,但碰到猛獸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對多數獵人而言,真要在深山碰到狼熊虎豹這一類猛獸,兩方對峙的情況下,經驗豐富的獵人也不敢自誇一定能全身而退。真出個意外,那就可能埋骨深山。
黑泥溝,一個離雲霧山不遠的山溝,因溝中多泥潭而得名。偶爾來過這裡的人都清楚,黑泥溝蛇蟲盤據且蟲蟻眾多,不是什麼善地,最好敬而遠之。
可就是這麼一個旁人不願來的地方,清晨吃過早飯的陸明,卻直奔黑泥溝而來。找到一處背風向陽之地,而後便待在原地靜靜等待著。
揹著自制的帆布包,依然是清晨吃過飯就起身出發的陸明,輕車熟路穿梭在茂密的叢林中。看似輕鬆的步伐,實則行進速度卻極快。
若是有人看到他此刻穿梭叢林的樣子,怕是也會驚出一身冷汗。因為在普通人眼中,陸明此刻的行進速度,幾乎跟在叢林裡疾速奔跑沒啥區別。
游龍步,從簽到系統得來的輕功身法。修煉快兩年,這門輕功身法才從入門提升到精通境界。精通境之前是熟練,之後卻有小成、大成跟化境三個境界。
看上去修煉速度很慢,可在陸明看來他真的努力了。那怕精通境的游龍步,已然能夠讓他行走叢林如履平地。別的好處不說,至少每次出山省時省力甚多。
換做三年前,他要從雲霧山走到山外最近的公路,至少需要花費半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那時候的他,進城後不得不找地方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坐車回山。
可現在學了游龍步,原本需要花費數小時的路程,直接縮短到不足兩小時。清晨出山進城,等下午買完東西出城,回到山裡還有時間欣賞夕陽美景。
北碗衚衕,一條位於京都內城名不見經傳的雜院衚衕。類似這樣的衚衕民巷,在京都自然不再少數。居住在衚衕裡的,大多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從地域劃分而言,陸明隱居的雲霧山所在地,其實也屬於京都管轄。不同的是,北碗衚衕在城內,而云霧山所在的公社則在城外,住在那自然算不上城裡人。
轉乘公交來到北碗衚衕,自然不是探親。在陸明唯數不多接收到的原身記憶中,他確實出生於內城。甚至在被師傅收養前,他的家世比很多人都優越。
可惜的是,就在他出生沒幾年,甚至還沒怎麼記事,家族便突遭變故。若非師傅收養,此刻的他恐怕跟家族成員一樣,已然淪為歷史長河中的被遺忘的存在了。
儘管他依然記得家族早年居住的地方,但前幾次進城陸明從未踏足過。唯數不多的記憶告誡他,他家族之所以會突遭變故,更多也是緣於仇怨跟紛爭。
說的直白點,陸明擔心碰到熟人或仇人。碰到熟人還好一些,至少不用擔心自身安全。如果碰到仇人,得知他還活著,那對方會不會斬草除根呢?
穿梭在彎曲狹窄的衚衕裡,沒多久陸明便敲響其中一扇古樸的院門,待裡面傳來聲音詢問道:“誰啊?等等,馬上來!”
當院門被拉開,一位滿身橫肉的中年人很快出現在陸明面前。認出陸明的一瞬間,中年人很是熱情的道:“小先生,怎麼是您啊!有段時間沒見您,近來忙什麼呢?”
從這些話中不難聽出,中年人對陸明的尊敬。明明對方年齡更長,卻為何要對陸明這個小年青這般恭敬呢?兩者之間,又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反觀被禮迎進門的陸明,也很客氣的道:“大劉哥,你太客氣了。大娘近來身體可好?我平時很少進城,要沒什麼事,我基本都待在山裡。”
“忘了!忘了!我娘還好,服了你之前開的藥,她覺得好多了。前段時間,她還跟我念叨,說好久沒見您呢!您這趟進城,應該有事吧?”
望著窗外飄起的鵝毛大雪,回山已有幾天的陸明,很慶幸趕在下雪前儲備好生活物資。要是真等大雪落下,再想進城跟回山,怕是要耗費更多時間跟精力。
前番進城,跟劉大能完成交易,陸明也沒在城裡多待,買好東西便乘座下午首趟班車離城。跟其它嚮往待在城裡的人不同,他似乎更享受逍遙山林的樂趣。
有時想到這種心理,陸明也會自我吐槽道:“宅在山裡久了,腦子秀逗了!”
但他心裡清楚,無論前世還是今生,相比跟人打交道,他似乎更願跟植物動物打交道。即便叢林中有些動物也很狡猾,可它們的智慧在人類面前依然不夠看啊!
持續數小時的大雪,依然沒能給叢林置換顏色。但陸明相信,再給大雪一些時間,相信雲霧山很快便能銀裝素裹。到那時,叢林又會是另外一番景緻。
站在門前,感受著門外凌厲刺骨的寒風,陸明也很無奈道:“讓一個原本生活在南方的人,突然變成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單單想徹底習慣北方的冬天,真的好難啊!”
彌猴嶺,從嶺名便能猜出嶺上多獼猴。可實際上,這座嶺上不光獼猴眾多,還有一種它們最愛吃的水果獼猴桃。這種水果後世賣的很貴,現在卻是一種叢林野果。
每年彌猴嶺上獼猴桃成熟時,陸明也會專程跑一趟,跟那些滿嶺亂竄的獼猴搶食。久而久之,聚集在嶺上的獼猴,也認識他這位搶果子的‘惡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