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此時的齊蓁蓁心中卻是實為動容,誠然,齊老爺為兄之義令眾人感懷,齊大夫人為兒女之籌謀令人感動。
可柔妃也有令人深深觸動的地方,她如今流落煙花之地,其中之艱難可想而知,雖然看到了齊家人,可是若是她不願,自然推拒不必再來。
可哪怕這般落魄,這般的受人轄制,她還是想著當時和皇后一言之諾來了。
而對著齊老爺想要贖她的念頭,柔妃卻是下意識的拒絕,可見哪怕如今這般深陷微末之時,她卻依然有自己的驕傲,依然不願虧欠人情,可越是這樣,齊蓁蓁越是有話想說。
她還那麼年輕,那般的美麗,她自小出身官宦世家,入宮為妃多年性子溫柔謙和,這般的性子如此的飄零,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齊蓁蓁簡直不敢想。
這世道女子本就不易,此時有一線機會可以救她出去,齊蓁蓁又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榮妃拒絕這機會呢?
柔妃見著這小女孩不聽自己的話,她不由得將求助的目光轉向了齊老爺,卻見對方微微搖頭。
“蓁蓁極有主意的,實話不瞞您說,這一路上我們這幾個大人倒不如她一個小小女孩聰慧了。
她從衙役的手中助我們逃出來,又剛剛想了糕點鋪子的主意,如今她不願讓您離開,自然有它的道理,我知您擔心我們倉惶流放,留不下什麼錢財,並不想讓我們因您而更加艱難。
只是俗話說狡兔三窟,一點餘財還是有的。更何況哪怕是去借錢也好,金錢固然重要,可您大好韶華,亦有無限可能,我既見到了知曉了,又怎忍心讓您再度飄零呢?
哪怕是為了皇后,你們這些年情同姐妹,想必她也是不願吧,我已然不能再助自己的妹妹,如今你與她情同姐妹,我若再不幫你的話,實在是良心難安呀。”
說罷,齊老爺取下了他一直戴在頭上的木簪,就和當初姚氏的那袋子珍珠一樣,只見齊老爺對著那木簪輕輕敲了幾下,然後不知怎麼的轉手一扭,便見裡面露出了幾張大額的銀票。
看到齊老爺的動作,齊蓁蓁眼前一亮,沒辦法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有著齊老爺這筆錢想必他們這一路上也能更得力些。
而柔妃卻像是驟然想起了什麼,她在衣襬裡摸索了一會兒,然後才從一個素色荷包當中取出了一個和齊老爺一般無二的木簪。
卻見齊老爺見到這木簪也激動起來,他大步走到柔妃面前,滿臉急切的問道:
“這簪子可是皇后給你的?”
“正是。當初皇后娘娘讓我離宮求助之時,便給了我這木簪,只是後來我多次觀察,卻只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簪子罷了,實在看不過其中的奧妙,剛才看見齊老爺您的動作,我方才想起了這枚木簪。”
柔妃原本只把它當做紀念皇后的一點兒信物,卻不料著其中竟還另有玄機,於是她取出木簪遞給了齊老爺,只見齊老爺也是輕輕地敲了敲,然後以靈巧的手法扭了幾圈木簪,只聽見嘎吱一聲,木簪被開啟了。
而裡面藏著一張被黃油紙包住的錦帛,齊老爺在柔妃和齊蓁蓁好奇的目光當中慢慢展開錦帛,只見上面竟是一方印,齊老爺拿到燭光下仔細一看,然後驚得後退了一步。
他轉頭鎮定了一下神色,方才對著有些好奇的柔妃和齊蓁蓁說道:
“是皇后之寶印,可卻是私印,一般來說,皇后有鳳印和鳳令,可是本朝皇后亦有一方私印,這還要從開國之初說起。
開國皇后出身武將世家,武功極為出眾,是她一路輔佐皇帝從一小吏至尊位,而皇帝為表尊重之意,在皇后的鳳印和鳳令之外,又特鑄了一枚皇后之寶印,許妻子可統領一軍人馬。
後來這枚皇后之寶只傳原配嫡後,還需得是極得皇上信任的,我也只是在明遠侯世家錄上見過此言,不想竟能在此處看到,有了這方寶印之鑑,想必有些事情做起來也會方便很多。”
說完,齊老爺便珍而重之的把那張絹帛收了起來,又秘密封在木簪裡,齊蓁蓁心中也很有些激動,卻見齊老爺笑著對柔妃行了一禮,然後又說道:
“如今您又幫了我們這麼大一個忙,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回謝,我此刻再想為您贖身,這尚不足以還清您的幫助之情,這次您可不許再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