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不怕太后事後報復嗎?
賀劍章躬著身子偷看了一眼龍椅上神情冰冷的潘太后,小心道:
“太后,犬子實在不能被審,不然微臣必會被他們抓住把柄。”
“只有您親自出面,才能……”
沒等他說完,坐在一邊的潘仁美已經惱怒起來,喝止道:
“賀劍章,你休要胡言,你那兒子是什麼東西,也配娘娘親自出面搭救?”
“若包拯依然不肯就範,豈不是折損娘娘威嚴?”
賀劍章身子彎得更低,忙道:
“太師恕罪,太師恕罪,下官也是怕辜負娘娘心血啊。”
潘太后將手中玉如意重重砸在桌案上,怒道:
“賀劍章,本宮一再叮囑你低調謹慎,你為何偏要去招惹曹斌?”
賀劍章見此,頓時“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哭訴道:
“太后,這本是個誤會,我兒根本不知道那兩個人是曹斌舊部。”
“況且曹斌如此肆無忌憚、睚眥必報,分明是不把娘娘放在眼裡,還望娘娘為臣做主啊。”
見潘太后不想出面,他不得不用個激將之法,否則不僅是賀兆雄,連他自己都很難脫身。
潘太后卻厭惡得看了他一眼,冷喝道:
“住口,曹斌是什麼人,本宮比你清楚,若非你父子招惹他,他豈會對付你們?”
若曹斌對賀劍章有敵意,只要與王延齡聯合反對,他就不可能進入中樞,又何必耗費精力事後對付他?
而且她招賀劍章進入政事堂,一是想擴大勢力,壓服王延齡,二是藉助大勢收服曹斌,而不是把他變成敵人。
若是惹翻了他,自己會失去收服曹斌這個想要依重的助力不說,還會引起相當麻煩的後果。
所以她對曹斌的敲打,都經過仔細考量的,也想好了補償手段。
關鍵就在鬥而不破,隱而不發,文武有度,小火慢熬。
如今賀劍章父子卻在計劃之外得罪曹斌,若再加上先前的婚“禮”之爭,豈不是引起他的警惕和反感,讓他誤以為自己要對他下手?
這讓潘太后十分惱火。
如果放棄賀劍章,就能收服曹斌,她更願意拿賀劍章父子的人頭做補償……只是這卻不太可能。
因此還要保一保賀劍章,畢竟提拔他也花費了不少心血,不能放棄已經取得的優勢。
只不過她也不想惹翻曹斌,沉吟良久後,潘太后才眼神冰冷道:
“你的兒子,你自己解決。”
“如果想保住你的宰輔之位,就想辦法讓他閉嘴!”
見潘太后的杏眼中滿是殺意,賀劍章頓時明白了她的想法,不由手腳冰涼,心中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