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為朝廷立功何必非要科舉?這次功勞難得,就幫幫妾身表哥吧。”
皇帝皺了皺眉,有些厭煩地呵斥道:
“好了,婦道人家,不要干涉政事!”
潘貴妃頓時愣住了,嚇得“嚶嚶”抽泣起來。
這還是皇帝第一次對她發火,尤其是懷孕之後,皇帝更對她百依百順。
皇帝見狀,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連忙安慰道:
“好了,愛妃莫要哭了,朕不是不幫你表哥。”
“而是曹斌自有謀劃,你表哥只要做好本分,聽令而行,自有他的功勞。”
“誰知他貪心不足,自作主張,朕不罰他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說著,他從身後錦盒中取了一份奏章,遞過去道:
“你看看吧,這才是談判的真相。”
潘貴妃接過奏章,越看越驚訝。
這是曹斌給皇帝上書的全部計劃,雖然只是初步設想,卻與龔良臣信中的談判截然不同。
她發現桌上談判不過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爭鬥卻在千里之外。
這計劃裡,不僅涉及江南摩尼教叛亂,甚至曹斌還打算暗中挑動遼國部族造反,煽動西夏、高麗、回鶻劫掠遼國邊城。
一道簡單的奏章,卻是以天下數國為棋,爭鋒相對。
“這、這......一場簡單的談判竟牽涉如此之廣?”
潘貴妃驚駭異常,有些不敢置信。
皇帝點點頭道:
“雖說朕也想盡快與遼國和談,但卻不能不爭,讓曹斌嘗試謀劃。”
“若曹斌最後也只是達成如此條件,朕能接受。”
“卻不該是你表哥用來邀功,你明白嗎?”
潘貴妃有些苦澀得點了點頭,到如今,她不得不承認,表哥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有什麼驚世之才。
一個談判,就與別人對比出了天差地別。
自己還差點因此惹惱皇帝......著實有點爛泥扶不上牆。
三月初五日,朝廷發明旨。
任命曹斌為兩浙路觀察使,暫領兩浙軍政、財賦、民俗,總管江南諸路兵事,江南震動。
武松、魯智深開始正大光明地以曹斌的名義,幫助盧俊義在杭州爭權。
三月十五日,潤州知州等十餘名江南官員派人入京行賄,曹斌坦然接受。
十七日晚,包拯獨自拜訪忠靖候府,勸說曹斌未果。
二十日朝會,包拯彈劾曹斌收受賄賂,建議罷免他江南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