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曹斌權欲不大,若是自己,才捨不得下放這麼多權柄。
其餘食客聽得津津有味,唯有方金枝一行人頗有不屑,其中一個男子低聲嗤笑道:
“這種故事一聽就是假的,虧得他們也信。”
隨後,說書先生就說到了曹斌力戰十將。
這算是故事的高潮,卻並沒有誇張,因為這件事本身就夠誇張了。
只是增加了很多曹斌的心理描寫。
重點突出了他的忠心和“家國情懷”,武藝反而削弱了不少。
俗話說,疾風知勁草。
擅長講故事的都知道,主角面對的環境越險惡,越能體現他的品格......
這時,說書先生正說到:
“俗話說,主辱臣死,主憂臣勞,那忠靖候見聖上憂心,不由想到諸葛武侯鞠躬盡瘁之言。”
“一咬牙,一跺腳,暗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今日雖然百死無生,但也正是盡忠之時。”
“於是取過渾鐵點鋼槍,翻身上馬,出城而去......”
聽到這裡,皇帝感動地熱淚盈眶,抓住曹斌的手道:
“俊才,朕有負於你......”
見說書先生把曹斌的心理說得這麼詳細,皇帝想當然地以為,這是曹斌親口描述。
曹斌不動聲色地抽回事手,大義凜然道:
“陛下何必如此?這是臣的本分......”
他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渲染得有點過頭了。
包拯卻不住讚歎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非至誠之人,怎能說出如此至誠之言?”
“此句可做包某警身之言!”
曹斌連忙謙虛道:
“包大人也知道,曹某不通文墨,有感而發,有感而發......”
包拯看向曹斌的眼神更加喜愛,鄭重道:
“就因為你不通文墨,才更顯珍貴赤誠。”
說著,他又搖搖頭道:
“不過,不讀書終究不妥,本府有讀書心得三卷,一會兒差人給你送到家裡。”
“要努力上進啊!”
曹斌頓時愕然,確定自己坑了自己。
瑪德,包拯這是又沾上自己了?
這時,說書先生已經開始講述曹斌力戰十將的高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