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定州之後,遼國在唐河北岸的人馬還剩六萬。
除此之外還有身在雄州的蕭古律。
曹斌和穆桂英穩住定州形勢後,本想趁著遼軍新立營寨,一鼓作氣將之擊破。
不過那耶律仁先也非等閒之輩,他們試探兩次盡皆鎩羽而歸。
就連陷陣軍也險些陷入遼軍圍剿。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先守定州,等待朝廷後續部隊。
此時,定州宋軍不過四五萬人,雖然有陷陣、捧日等幾支精銳,但並不能對遼軍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何況連夜奔襲作戰,未做休整,曹斌等人也不敢全軍壓上。
此時定州不穩,若前軍敗退,被遼國反攻入城,再丟城池,那就搞笑了。
見穆桂英盯著唐河對岸的遼軍大營,有些憂心忡忡,曹斌不由笑道:
“渾天候何必著急,我們與遼軍攻守易形,主動權操之我手,再尋機會就是了。”
穆桂英聞言解釋道:
“那耶律仁先用兵極穩,擅長正奇相合,錯過這次機會,不知何時再讓他露出破綻。”
“現在已經是臘月了,眼看就是歲末年節,若不能及早結束戰事,怕會軍心不穩。”
聽到她的話,曹斌也明白過來。
耶律仁先的確是個滴水不漏的人,不喜用奇弄險。
如果不是曹斌表現異常突出,出乎他的意料,宋軍很可能被他步步蠶食擊敗。
從他攻破定州,擊退潘仁美,中計後從容脫身就可以看出來。
這次也是耶律觀音奴所謀,否則怕他還會對峙下去,慢慢尋找機會。
曹斌笑道:
“渾天候不必擔心,我大宋要過年節,遼國也要過。”
“大家一樣軍心不穩,何必擔心?”
隨後,他看了看天色道:
“勞累一天,諸位先去休息吧,有什麼事明日再說。”
說著,晃晃悠悠帶著親衛離開了。
遼國雖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習俗,但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習俗與大宋的區別並不大。
楊家三娘看著他的背影,無語吐槽道:
“他倒是心寬,這是要和遼軍比爛嗎?”
五娘卻認真道:
“曹斌並不是粗陋大意之人,怕是心裡早有成算吧。”
三娘愣了一下,點頭笑道:
“你如此說倒很有可能,他這人看似玩世不恭,實則滿肚子陰謀詭計。”
說著,看了一眼楊八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