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問完之後,御史中丞王甫突然道:
“忠靖伯,你和楊宗保擅自攻擊西夏橫山大營是誰允許的?”
“還有,你們與西夏談判是接到誰的命令?誰給你們的權利?”
聽到這個問題,其他人倒還安穩,佘老太君和穆桂英就已經心中緊張起來。
因為這件事,楊宗保最少佔了一半的責任。
如果曹斌倒黴,楊家也跑不了。
先前收到楊宗保書信的時候,楊家就喜憂參半。
喜得是收穫了三千多匹戰馬。
楊家太過困囧,有了戰馬就等於有了錢,將來再遇戰事,也能夠減少一些損失。
擔憂的是未經朝廷允許,擅自出兵,必定會遭到彈劾。
佘老太君當時還曾感嘆:自家孫兒鎮守邊關多年,竟少了許多謹慎。
穆桂英卻暗自無語,她知道,若是沒有曹斌攛掇忽悠,楊宗保肯定不會冒這種風險。
楊家向來不怕外敵,但對大宋內部的壓力,卻諱莫如深。
如今最關鍵的問題被人提出來,不知道曹斌有沒有辦法辯解過去。
若是他被問罪,楊家也只好自認倒黴,陪著他受罰了。
然而聽到這個問題,曹斌卻絲毫沒有意外,他早就有所預料,於是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王大人有點混淆視聽了。”
“第一,我們並沒有攻擊橫山大營,我們只是叫西夏重臣出來談判而已。”
“王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找來邊關計程車兵問一問,我們有沒有下令,讓他們攻擊橫山。”
“第二,曹某作為大宋副使,難道沒有與西夏談判的權利嗎?”
“如果真如王大人所說,那我們出使西夏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出使個寂寞啊。”
“額......”
聽到這話,不僅王甫愣住了,連穆桂英都差點沒反應過來。
第一個問題有點難以界定,雖然曹斌射殺了一個西夏大將,但並沒有派兵攻擊橫山,算不算違抗朝廷命令誰也說不清。
第二個問題就有意思了,所有人都知道,在元昊出來追殺之後,曹斌的出使就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但曹斌身上的副使一職卻沒有被朝廷取消,當然可以與西夏談判。
只是這談判有點不正經,還不如說是趁對方內亂,脅迫他們。
聽到曹斌的辯解,佘太君和穆桂英頓時鬆了口氣,看來楊宗保說的不錯,當時曹斌就已經料到了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