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漸離憑藉著高超的曲樂造詣,成功獲得了咸陽王宮的一致誇讚,被賞賜了不少珠寶不說,還被留下與華陽夫人一同進膳。
酒足飯飽之後,燕丹與高漸離才在禁軍的護送下回了使館。
直到禁軍走的遠了,高漸離才壓低了聲音悄悄問道:“事情辦的怎麼樣?”
燕丹道:“都安排妥當了,那錦霞應該靠的住。”
“下一步怎麼辦?”
燕丹眯著眼,冷冷地說道:“添上一把柴。”
他換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裝,從後門出了使館,獨自步行穿過幾條巷子,來到一處府邸的後門。
那門裡的管家見來的是燕國的太子,便引他進了內宅。
而這處宅子,正是昌平君的弟弟昌文君的府邸。
昌文君比昌平君要稍顯清瘦一些,在昌平君出任左相的時候,他被嬴政任命為協侍,如今李斯出任了相邦,他則接替了李斯原來的廷尉一職。
“殿下微服前來,所為何事?”昌文君疑惑道。
穿著百姓的服飾,走的又是後門,要說燕丹沒什麼揹人的事情,想必誰都不會信。
燕丹喝了一口茶,然後笑著說道:“今天特為咱們兩個的前途而來。”
“咱們兩個的前途?”昌文君更是不解道,“殿下將來繼承燕國的大統,成為一國之君,乃是前途無量,莫非殿下想在日後招攬我去楚國?”
燕丹嘆了口氣說道:“我父王眼下還算康健,想來我要繼位的話,還得等個二三十年,可到時候燕國還存在與否尚且未知,要是燕國亡了,我還哪有王位可以繼承。”
“燕國會亡?”昌文君道,“殿下未免過於憂慮了吧,莫非齊國有什麼動作?”
眾所周知,齊國與燕國乃是世仇,雖然近年來兩國之間沒什麼大的衝突,但邊境也是小摩擦不斷。
燕丹搖了搖頭說道:“齊國雖然富庶,但卻不足為慮。”
昌文君又問道:“那莫不是匈奴或者東胡有了什麼動靜?”
“也不是,”燕丹搖頭道,“匈奴自從陰山之戰敗了之後,果然後退數百里,再沒進犯過燕國的邊境,至於東胡,卻是忙著與匈奴糾纏,根本沒空南下。”
昌文君一頭霧水道:“那殿下所說的危險又在何處?”
燕丹向下指了指,意思是腳下的這片土地。
“秦國?”昌文君頗為驚訝。
要說趙、魏兩國有危機感還算說的過去,燕國離這裡幾千裡之遙,怎麼也輪不到你吧。
又是一聲慨嘆,燕丹皺著眉頭說道:“秦王在西域的戰報,想必閣下已然知曉,想來年前大秦說要攻趙,並不是空穴來風,秦王很明顯是在鞏固後方,待西域穩定之時,則必然會揮師東進。”
“而以大秦現在的軍力和財力來看,趙國這次很難抵禦,至於魏國,似乎還不如趙國。一旦三晉皆滅的話,那剩下的楚、燕、齊三國,想來也都沒有好日子過。”
昌文君並非等閒,豈會不清楚現在的局勢,只不過他在秦廷為官,不太方便胡亂猜測秦王的決斷,其實燕丹所說的,他都心知肚明。
昌文君笑了笑,說道:“即便如此,在下身為秦廷官員,也只是有益而無害,若是殿下想要使楚、燕兩家聯合,該找的人可不該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