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景,讓嬴政全身一顫,因為他想起了一個人。
荊大哥……
之前去岐山,嬴政與荊良在一起很多天,經歷了對於嬴政來說最大的轉折。
“先生,荊大哥,現在還好嗎,他在何處啊?”嬴政想念荊良,不自覺的問向李斯。
“他啊,挺好的。”李斯添了些柴,說道,“現在應該是在齊國呢。”
“齊國?”嬴政眉頭一動,“他在那裡幹嘛?”
李斯又轉動了一下串著野兔的木棍,說道:“當然是為王上辦事。”
“為寡人辦事?”嬴政大感不解,“在齊國為寡人辦什麼事?”
“王上到時候就知道了,具體的,微臣也說不清楚,畢竟,師尊他不告訴微臣啊。”李斯有些為難的說道。
看李斯的樣子,似乎確實也不知道,就算知道,若是他不想說,嬴政也不好多問。
嬴政沒有再問荊良的近況,只是跟李斯說之前與荊良的一些經歷,特別說到關於“我器”的故事。
李斯時不時的問一些問題,然後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嬴政也沒在意李斯的表情,喝酒吃肉,講故事。
第二日晌午,兩個人來到驪山腳下。
驪山不是什麼大山,也沒什麼太高的山峰,但卻有不少的山谷,橫七豎八,深淺不一,有的溝中還有壑,壑中還有溝。
嬴政將早已準備好的路線圖拿了出來,找到了標誌點的起點。
嬴政又將玄鐵螺拿了出來,轉換成了指標的方式,用以確定這個起點的具體位置。
玄鐵指標在羅盤上快速轉了三圈,然後顫顫地停了下來,指向了東北的方向。
嬴政和李斯看向那個方向,前方是一個山坡,樹木茂密,看似沒有道路。
兩個人下了馬,將馬栓在兩顆樹上,但栓馬的韁繩留的足夠長,以便馬匹可以吃到更遠處的草。
帶上掛在馬鞍上的幾個布袋,嬴政和李斯順著玄鐵羅盤的指標徒步向前。
爬過了一個緩坡,樹林變得茂密,坡路也變得陡峭起來。
李斯揹著大部分的布袋,讓嬴政專心地拿著玄鐵羅盤,不過,李斯的速度卻依然比嬴政要快。
“先生。”嬴政有些喘著氣地說道,“你的功夫,是跟荊大哥差不多吧。”
這句話,嬴政早就想問了。
李斯回頭笑了笑,說道:“差不多吧,王上。”
李斯比以前愛笑了,難道是出行的原因?
繞過了這個山峰,開始向下走,玄鐵指標也不時的擺動,一會指向左前方,一會指向右前方,兩個人也隨著指標的指向,不斷地調整前進的方向。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出現一個山谷,玄鐵指標也逆著轉了三圈,之後不再是水平的,而是斜著向下定在那裡。
“王上,咱們到起點了,該按著地圖走了,應該沒有多遠了。”李斯看著山谷說道。
嬴政長呼了口氣,說道:“那走吧。”
嬴政將玄鐵螺收了起來,開始順著地圖所指的路線前行。
起初這山谷還算平緩,坡度不大,可走了一會,就逐漸陡峭了起來。
李斯拿出幾段繩子,連線在一起,結成了一條長長的繩子,一端綁在嬴政的腰上,一端系在自己的腰上。這麼做,主要是怕嬴政摔倒,滾下山坡。
不知走了多久,兩個人來到谷底,然後順著谷底一直向前走。
地圖上顯示的路線,確實是沿著谷底一直走,但走一段之後,就向右拐了。可是,兩側都是山壁,並沒有看見有什麼山路。
到了地圖上顯示的拐彎的地點,還是沒有見到有上山的路,而且兩側的山壁非常陡峭,也幾乎攀爬不上去。
李斯一直走在前面,突然停下了腳步,同時解開了系在腰間的繩子,然後向右側俯下身,像是尋找著什麼。
嬴政也解開繩子,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