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蕭嵩走出佇列,躬身回答。
李林浦眼角微眯,盯著蕭嵩背影的目光十分深邃。
蕭嵩此時的做法,就相當於是在搶奪他的功勞。
以他的氣量,絕對不會忘記這次的事情。
李瑁把兩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知道如果自己處理不當,李林甫和蕭嵩二人一定會在朝中掀起黨爭。
“朕看李相最近身體還可以,不知不覺間就為朝廷立下了如此大功,等節日過完之後,李相就繼續回內閣視事吧!”
李林甫等的就是這句話,立刻眉飛色舞地回答道:“臣謝陛下隆恩。”
最近半個月,他被勒令居家休養身體,屬於他那一系的京官損失慘重。
就像是這次違抗退田令家族的名單,其中大部分都是他那一系的人。
這也不是說蕭嵩在故意打壓。
而是政策是由蕭嵩制定,那他肯定會提前通知自己交好的家族,以防被皇帝抓出來殺雞儆猴。
人是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人情交易在官場在所難免。
李瑁對此也無能為力。
反正只要能把政策實行下去就行。
“好了,過去的事情就先放在一邊,朕接下來宣佈一下接下來大家要做的事情。”
“趙高,給諸位大臣都擺上座椅板凳。”
殿內的官員早已見怪不怪,都大大咧咧的坐在凳子上面,同時還拿出了毛筆和小本子。
這是李瑁主政後的新要求,必須要每一個與會官員都做筆記。
在所有人做好準備後,兩個小太監高舉起一幅大唐地圖。
李瑁走到地圖旁邊,手持長劍指著關中地區。
“西起散關,東至潼關。八百里秦川之地此時,盡在朕的掌握之中。”
“整個關中地區約有良田一千萬畝,按照去年的畝產一石來算,今年秋收就只有一千萬石糧食。”
“而關中地區的人口卻超過了三百萬,就算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糧食來計算,整個關中每天就需要三百萬斤的糧食,也就是三萬石糧食。”
“一年有三百五十四天,也就是不發生任何意外的情況下,整個關中也需要一千零六十二萬石糧食。”
“這還不包括北衙四衛兩萬大軍、南衙十六衛十萬大軍、潼關、散關、蕭關、藍關等地各一萬守軍的守軍消耗。”
“他們給朕賣命,朕自然不可能讓他們餓肚子。”
“每個士兵按每天兩斤糧食計算,總計十六萬大軍,每天就需要三千二百石糧食,一整年就需要接近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四捨五入之下,明年的糧食缺口就在兩百萬石。”
“各位大臣有何良策能解朕之困難?”
李瑁一口氣說完後,就回到了龍椅上,靜等堂下眾官員的回覆。
李林甫無宰相之才,搞陰謀詭計還行,真要到處理實事的時候,頓時就說不出來話了。
蕭嵩看著他那抓耳撓腮的樣子,輕蔑之色瞬間在臉上閃過。
“陛下,臣這幾天已經查閱過歷朝歷代的文書,關中之良田在漢朝時都超過一千五百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