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不知情,難道你家裡面的人不是藉著你的威風才有這麼大的膽子嗎?”
“《禮記》有言: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楊慎矜,你連家裡面的人都管不好,朕如何相信你能治國平天下?”
李瑁說完,就靜等楊慎矜的回答了。
同時也想看看他是否能保持冷靜。
如果他能對答如流,那說明他確實是一個人才,可以提拔重用。
楊慎矜倒沒急著解釋。
反而靜等片刻,理清了思路後,才開口回答。
“陛下,臣委實不知弘農楊氏中有人參與了倒賣軍糧。”
“臣雖出身於弘農楊氏,但弘農楊氏卻不是臣的家。”
“弘農楊氏始祖是西漢丞相楊敞,他是太史公司馬遷之婿。”
“傳承到東漢末年之時,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均官至太尉,乃是和汝南袁氏一樣的四世三公。”
“隋朝之時,楊素也曾擔任過宰相,被封為越國公。”
說到此處,楊慎矜朝著李瑁深深一拜之後才繼續開口。
“臣說弘農楊氏的顯赫家世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向陛下說明臣現在所擔任的官職,在弘農楊氏上千年的歷史中根本不算什麼。”
“臣出身於弘農楊氏分支,大宗早就不庇佑臣這支小宗了。”
“臣自幼家貧,全是靠著家母到處借錢才能有書可讀。”
“陛下所說臣包庇弘農楊氏,臣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才能證明清白。”
說完之後,楊慎矜就深深跪伏在了地面。
“哈哈哈!”
一直繃著表情的李瑁突然朗聲大笑,急忙上去扶起了楊慎矜。
“朕差點錯怪愛卿了!”
“弘農楊氏的有罪之人,自會有大唐律法處置,不會牽連任何人。”
“朕準備升你為禮部尚書,不知你意下如何?”
“要是覺得禮部的事情幹著不順手,六部尚書之位都任憑愛卿選擇!”
李瑁在一時高興之下,破天荒的直接讓臣子選官。
這正是代表了他對楊慎矜的莫大信任。
至於楊慎矜能不能做好其他部門的事情,李瑁一點都不擔心。
畢竟現在政令出不了關中,他們這些人說是大唐的皇帝大臣,但也只能管一管關中之地的事情。
關中總共才三四百萬人口,就算楊慎矜再不堪使用。
李瑁覺得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也犯不了大錯。
蕭嵩聽見皇帝之言,心中的震驚無以復加。
要不是楊慎矜是他一力推薦之人,蕭嵩肯定會立刻反對。
六部的主官何其重要,怎麼能讓官員自己選擇呢?
但蕭嵩現在不適合開口,只能把目光轉向呂布,想要他站出來說話。
“臣不敢妄言,全憑陛下做主!”楊慎矜搖頭說道。
蕭嵩聞言,頓時鬆了口大氣。
心中想著楊慎矜此人果真是個人才,沒有被輕易衝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