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相,你只管放心大膽地去做事,朕不怕揹負罵名。”
“你以為朕起兵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為了大唐的百姓免受昏君的荼毒。”
“我將無我,不負大唐。”
“早在起兵之時,朕就已經把這八個字放在了心上。”
說到此處。
李瑁揮起剛剛擦拭的長劍,直接向著桌案斬去。
頓時,一尺厚的烏木檯面被分成了兩半。
“誰敢阻攔朕對百姓好,那他的下場就會像這桌子一樣!”
“你只管放心大膽去做,朕將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李瑁說完,拿起長劍就走出了宣政殿。
只留下蕭嵩在原地沉默不語。
他們蘭陵蕭氏乃是大唐最頂級的門閥之一。
手中的土地不計其數,可以說整個蘭陵的地都屬於他們蕭氏。
蕭嵩已經從屯田政策中看到了皇帝今後的計劃。
那就是要把土地從世家大族手中奪過去。
手中的土地和舉薦官員的制度,這兩樣正是門閥的立身之本。
現在皇帝改革了科舉制度,很明顯是相信削弱門閥世家的影響力。
但是,對於科舉制度,蕭嵩肯定大部分門閥世族都能接受。
畢竟他們手中有足夠的教育資源。
那些泥腿子,書都沒有幾本,一屆科考能出幾個有才華的人?
可是對於土地的改革政策,蕭嵩判斷所有的門閥都不可能接受。
如果門閥世族沒有了土地,那怎麼才能保證家族長盛不衰?
“至少蘭陵蕭氏是不可能答應下來!”
蕭嵩喃喃說道。
可是,現在不答應皇帝的屯田政策,他的次輔之位又將不保。
蕭嵩對此也同樣不能接受。
到此時。
他才發現只要跟著皇帝做事,那他自己的利益就一定會跟家族利益發生衝突。
“唉,自古忠孝兩難全啊!”
蕭嵩暗自感嘆,最終還是選擇了以自己的利益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