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一場自相殘殺的大劇在以撒面前上演。
最後,剩下的300餘個能站起來的俘虜在最強者的帶領下走上前,單膝下跪。
他舉起那一把寶劍。
“尊敬的主人,我們向您效忠,請您賜予我們馬匹、駱駝和草場,我們將為您放牧,在您的旗幟下衝鋒。”
以撒命人給這位勇士上藥。
“你叫什麼名字?”
“曾為奴隸,無名無姓。”
“從今往後,你叫艾爾多什。”
這在希臘語中,是雄鷹的意思。
“謝殿下!”
收服了艾爾多什,以撒將駱駝和馬匹分成兩份,其中一份送給多布羅加人,作為他們忠誠的報酬,另一份賜予艾爾多什。
以撒準備將艾爾多什安置在聖約瑟蘭西南方,秋冬季在達菲萊泉放牧,夏季再遷移去往北邊的水源地。
附近不服從的部落,艾爾多什都有權征討,不必聽從聖約瑟蘭執政官的命令。
今後俘虜的遊牧民,都可以仿照今天的做法,交給艾爾多什。
草原沙漠如此廣闊,不能總靠多布羅加人和親信部落,必須扶植屬於自己奴部。
接下來幾天,以撒陸續發現了三個敵對部落聚集地,依照之前的方法逐個擊破。
共計消滅敵軍1000餘人,柏柏爾人比貝都因人差的遠,一見形勢不對,立馬投降。
以撒將俘虜編入自己的奴部,交給艾爾多什管轄。
隨後,遲鈍的費贊聯盟軍終於覺察到了問題所在,全部聚集到朱夫拉綠洲,同時繼續徵召遊牧民,不給以撒逐個擊破的機會。
以撒咬著牙,將軍隊全部調集至聖約瑟蘭,同時徵召忠於自己的部落。
公曆1446年11月2日,費贊部落聯軍向北進軍,目標直指聖約瑟蘭。
敵軍糾集了所能集結的最大力量,王國常備軍2000人,部落民5000人。
共計七千餘人。
以撒也是傾盡全力,紫衛軍1000人,黑色兵團1000人,近衛軍第一軍團1000人,奧克兵團200騎,加上多布羅加人的500餘騎兵,附屬部落和奴部的1400人。
當然,之前有所損耗,實際數字比這個還少。
共計五千一百餘人。
公曆1446年11月3日,敵軍前鋒出現在聖約瑟蘭南部,與艾哈邁德部交戰,雙方一觸即退,並未過多糾纏。
接下來幾天,雙方遊騎互相試探,小規模戰鬥不時爆發。
公曆1446年11月8日,阿卜杜拉國王向以撒送來最後通牒。
公曆1446年11月9日,會戰爆發。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