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鄴城,皇宮裡。
三清殿乃是朝臣上朝之處。
而戰事爆發以來,無冕皇太后陸令萱攜著二十歲的皇帝高緯,幾乎日日都在三清殿,領持早朝。
高緯自十三歲繼位以來,心思更在於吃喝玩樂上,對習文練武毫無興致,更不提關切朝政。
而陸令萱憑著權謀和野心,拱手將自己的女兒穆氏送上皇后之位後,其也正式被冊封為太姬。
雖無太后之名,卻握太后之實權。
上朝的朝臣約莫百餘,絕大多數都是文官。
早前的明爭暗鬥、爭權奪勢之下,文官忌憚武官手握重兵恐將謀反。
不惜將以斛律氏等善戰武將,以莫須有罪名盡數剪除。
其餘名聲不響的武將,要麼被髮配地方、由地方文官壓制著,要麼關押於地牢,或雖獻貢突厥的隊伍一道,前往突厥,作為戰犯獻於佗缽為奴。
早年這些武將幾乎都跟隨先皇征戰過突厥,佗缽獲這些武將為奴,也恰好可用以報復洩憤。
如今面臨來自周國的強大武力碾壓,朝中不僅沒有武將可用。
這些內鬥時無比蠻橫的朝中重要文官,自去年年底至今年三月,半年的消磨下來,上朝時幾乎連話都沒有了。
一片靜謐中,幼帝高緯不耐煩的打著瞌睡,陸令萱在盤算親自率領水軍戍衛黃河。
只要黃河沒丟,齊國的失地,失了也就失了,只要未亡,她仍是齊國的無冕皇后。
“報!”
一片靜謐中,來自交戰城池的捷報一趟趟傳來。
“兗州西一帶之永昌郡、濟陰郡、濮陽郡……三郡失守。”
“報!”
“濟州之濟北郡、東平郡遭周國五萬大軍攻城,濟州求援!”
“若失濟州,再失東平原郡、樂安郡,則膠東半島將徹底被周國以武力從大齊疆域割裂!”
“膠州半島之青州、膠州、光州、諸城、蓬萊,將不攻自陷!”
“報!”
“遣送陳國建康之信,無路可送,傳信斥候已折返,侯於宮外待命。”
……
一道道事關重大的危機傳來,然而百官臉上都看不出任何危機感,人心之浮動,大多在於——
此時可不能出頭,膽敢站出來表示率部親征的,基本等於出去送死。
就算不死,回來也要因征戰失利而被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