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外尖塔除了被能量場覆蓋的區域之外,直接暴露在外的金屬部件正在飽受寒風摧殘,零下一百攝氏度的寒冷直接開始扭曲物質的物理性質,這個時候如果有人隨便拿著什麼東西敲擊,也許就能把這個厚實的金屬部件直接砸爛。
好在這些暴露在外的金屬部件內部搭建了無數隔溫層,內嵌了蒸汽管道。用來承重的大部分結構都位於地下冰牆內部,有四座蒸汽發動機在同時開動,直接截停了通風工廠的對外渠道,將風雪作為燃料驅動。
而處理過的暖風則被送進穹頂之內,作為空氣交換使用。
即便如此,城內的溫度也仍然需要能量塔開啟到三級熱度,才能維持舒適的居住溫度。
之後暴風雪最後一天,在能量塔四級熱度不過載的情況下,城內的溫度將下降到寒冷,所有居民都必須身處於建築之中才能避免受凍傷的可能性。
不過比起原遊戲中最後一天夜裡,四級熱度加過載所有建築都是極寒不適宜居住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
這顆星球的北極圈內,除了此處的暴風雪之外,巨大的氣候團正在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它們聚集到了此處之後,將會試圖突破極地上空的氣流,成功將上空的冷熱迴圈重新建立,將春天帶回這個世界。
但是這已經註定不會成功,那種紅色的工業廢氣成分緩和了暴風雪的力量,積蓄了眾多寒冷氣流的氣候團像是一個拳腳山被綁住了沙袋的拳擊手,每一次發揮最大的力量都要消耗更多的體力。
直到最後一擊,再也沒有辦法衝破阻隔達到新生。唯一的好處則是,被寒風毆打的人類文明不至於在寒風中直接被打死,都等不到春天的到來。
雖然春天在未來三十年內都不會到來,至少人類也不會被最頂尖狀態的暴風雪直接持續十天全部凍死。暴風雪最強大的狀態只會持續三天,不知道兩種結果比起來,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亦或者,那種紅色的工業製品被用於生產排放在廢氣之中,本來就是人們自救的一種方式,為的就是削弱暴風雪的威力,哪怕之後幾十年內,人們都將生活在寒冷之中。
這也比被一波直接帶走要好。
但這其中的緣由,恐怕只有當初發明這些東西的人,才知道了。
燈塔已經被拆卸送進了城內,這座城市中的人們已經沒有辦法在暴風雪期間觀察到外界的環境,自然也看不見更北邊的天空之上,一塊小行星滑過天際,似乎還有墜落的趨勢。
但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這塊小行星始終維持著飛行的痕跡,其相對位置在進入大氣層之後,沒有任何動靜。
某種凌駕一切的規則在物理層面上阻止了太空層次的任何活著的外來事物進入這顆行星之中,似乎要等到暴風雪停息之後才會取消限制。
如果有人能夠從太空之中俯視觀察,就會發現這顆小行星更像是一艘船艦,只不過是樣式不太符合人們的想象。
暗綠色的氣場伴隨著黑色的描邊包裹在船艦四周,散發著可怕的氣勢。
可是就連這些本該在大氣層中經過摩擦所產生的氣場,都被硬生生地停滯,好像此處之上的時間都直接被暫停了。
此刻位於月面之上停留的邪魔族飛船群,薩瓦圖恩從王座上抬起頭,看向行星的位置。
“有人在玩弄時間,讓吾族的飛船被停滯在了大氣層外。但,蟲神的復甦絕對不能被拖延,讓吾族的負光者前去吧,也讓吾看看,光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