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的隊友急忙開啟盒子確認,所有的鏡片已經被摔碎。
“艾倫,你在幹什麼啊!”
隊友急躁地呼喊著,上方的艾倫卻不為所動,一直保持著注視天際的姿勢。
一艘巨大的船艦,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船艦正對著這顆星球。
隱約可以看出那艘船艦似乎是“H”形,當艾倫回過神來想要重新確認的時候,能從鏡片核心看到的東西就只有黃昏的餘光,在純色的天空下渲染的光暈,還有即將趕來的暴風雪。
是錯覺嗎?
艾倫不願意想相信看見的只是一個幻象,畢竟那實在是太過震撼。
新倫敦。
李江浩正站在工廠車間上方的吊臺上,從上而下俯視著第一臺不是為了工業生產而設計的機器人出廠的過程。
亞歷山大沒有多詢問李江浩的異樣,只是一起前往工廠來看這臺加裝了武器的機器人的誕生。
機器人的下方器械除了保留了一把鋸刀和一組醫療刀械之外,已經大變樣了。
三架馬克沁機槍的改進版分別照顧前方和左右三個方向,在機器人的中樞核心上加裝了控制檯和觀察臺,配備三人的警衛機組。
利用潛望鏡原理設計的觀察視窗可以讓機組人員順利觀察到視野前方和機器人下方的視野盲區。
機組人員所在的地方除了有些不方便上下和換勤之外,更有利於保護機組人員不受威脅。
可以說這樣一臺戰爭機器出現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任何戰場上,都有著扭轉戰場局勢的作用。
“履帶式和軌道式武裝機器人還會正式加裝蒸汽發動機,按照您的喜好,每一臺武裝機器人都保留了骷髏和雄鷹翅膀的徽記。如果可以的話,後續的無畏戰艦我也希望可以採用同樣的武力配備。”
機器人做完後,他們就要開始嘗試製作新的無畏戰艦了。
亞歷山大翻閱著手下遞上來的報告,滿意地點著頭:“這樣重心不穩的缺點也會被改進。普魯士人好像之前在搞一種叫做坦克的步戰車輛,這個名字很不錯。市長先生,你可以為它命名了。”
李江浩一點也不覺得這玩意能叫坦克,更像是武器概念中的機甲設計。
於是隨口說道:“就叫風暴機甲吧,對了,有條件的話,搞一些大型人形機甲的設計。”
“為什麼,那豈不是重心更加不穩了,我們的動力組可沒有辦法長時間懸空執行的時候還要負責底部移動關節的功能。”亞歷山大有些錯愕,不知道為什麼了李江浩會提這個要求。
李江浩尷尬地摸了摸鼻子,他認知的概念裡機甲大都是人形的,倒是沒考慮那麼多。
“算了算了,威力巨大就可以了。”
“不過市長,你為什麼一定要在機器人上加裝武器變成那什麼機甲,難道在這末日之下還會有什麼威脅嗎?”
“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有種預感,在暴風雪之後,你們會很需要這些武裝機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