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茲大島,馬丁火蝠與它的族裔在島嶼海崖角上定居已有八年時間。
在海崖角中的火蝠族群的首要任務就是繁衍生息,不過由於火蝠族群的交配期在夏末初秋,頭一年火蝠族群只二十頭雌性火蝠受孕。
這些雌性火蝠腹中的坯胎一個個被送進第四代膜盤花中進行蝠人改造,第四代膜盤花的效果已經更換為增強人類體質。
當第四代膜盤花中培育的是非人種族時,增強人類體質的效果就變成了半人化。
第一代蝠人成長至青年期需要三年時間,長大之後體型只有成年人一半大小,體重150磅{136斤},翼展大約12尺{4米}。
第一代蝠人的爪子與蝠翼初步分離,後腿肌肉更加發達,眼睛視力大幅度改良,並且喜歡餵養牲畜和放牧。
在馬丁的照料和教育下,初代蝠人表現出極大的求知yu ,但是嗜血性也得到了加強,嗜血讓它們變得富有攻擊性。
不過在夜晚的月光下,嗜血本能會得到抑制,並且極少數優秀的初代蝠人會在月光下自發的吸收魔素成長。
在青年時期,初代蝠人群中發展出一定的社會屬性,低等智慧的火蝠已經收到排斥,驅逐到山洞邊緣地區。
其中能夠吸收魔素的初代蝠人成為了統治階級,掌握著對於蝠人之神的祭祀,並且受到所有其他蝠人的供奉,無須外出狩獵。
初代蝠人群中,統治階級的蝠人只有兩個,馬丁將蝠翼更大的那一個取名為翼,靈性更高的那一個取名為福吉。
在青年時期,蝠人們表現出了大約人類十多歲的智慧,其中又以翼和福吉更為出色。
翼生性好動,侵略性十足,經常帶領蝠人外出狩獵,並且攻擊附近的土人部落。
福吉的性格更加內斂,喜歡研究祭祀之道和巫術,對於火蝠之神的信仰強度已經不下於馬丁。
三年過去,蝠人的數量已經增長至五六百的規模,這得益於初代蝠人的繁殖力。
一年之中,蝠人有兩次fa qg期,一次是初春時期,一次是夏末。
初代蝠人只能透過膜盤花加上火蝠坯胎培育獲得,一旦膜盤花使用次數過多,膜盤花中增強人類體質的效果就逐漸演變為增強火蝠的功效。
這樣的膜盤花就是第五代,失去了它應有的效果,所以二代蝠人只能夠自然繁衍。
二代蝠人的情況更為複雜,總得來說良莠不齊。
一些二代蝠人出現了退化,甚至畸形化,蝙蝠血脈和人類血脈出現了排斥現象,體現在二代蝠人身上就是人頭蝠身、多爪多足等,大多數一出生就死亡,剩餘的也活不過半年。
讓馬丁感到欣慰的是這種血脈排斥終究是少數,大部分二代蝠人的表現更加優異。
在這其中,初代靈性蝠人福吉發現一個有趣的特徵,那些誕下優異二代蝠人的父母,都對火蝠之神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
當福吉將這個發現告訴馬丁時,馬丁懊惱的拍了拍腦袋。
信仰的神袛的確可以對於信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一個人類信仰異族神袛,並且他的信仰得到異族神袛的接納,他的身體構造會逐漸趨向於那位異神。
在這一點上,邪神的表現更為出色,一個邪神只需要信徒的幾場獻祭,就能讓信徒出現異化特徵,而且全無排斥現象。
當然這點在於邪神掌握著代表腐化的負面能量,而真神掌握著穩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