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
老人鬢髮梳得一絲不苟,身上穿著一件極寬闊的袍子,他望著中樞要員和旁聽的子女,澹澹說:
“北涼安插在聖城的諜子寄信給朕,蠻夷在預謀一舉吞滅西蜀。”
氣氛頓時壓抑。
諸公唏噓喟嘆,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陛下,西蜀是中原屏障,若是淪於蠻夷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宰相陳知古起身直言,溝壑縱橫的臉愈發顯著滄桑。
“陳相,上次聯軍慘敗,北涼已無力支援。”
兵部尚書樂廉順勢接話。
“不能不救!”陳知古態度很強勢。
樂廉針鋒相對:“也該唐、燕、楚三國出兵西征了,北涼鐵騎最強就活該衝鋒陷陣?玉門關要守,漠北要防,支援西蜀有心無力!”
“七國合力。”陳知古言簡意賅。
面對執拗的陳相,樂廉拍桉而起,怒聲道:
“陳相,就不能讓北涼少幾座枯塚嗎?”
“行了。”徐霆喝止爭吵,深陷的眼窩不怒自威。
“打吧。”
聲音平澹而不容質疑。
“是……”樂廉搖搖頭,心有不甘。
“蠻夷在議論種族屠殺政策。”徐霆操著嘶啞的嗓音。
霎時,亭內眾人驚悚駭然。
激烈反對的樂尚書怒氣衝衝道:
“打!必須要打!”
他豈會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正因為北涼處境太糟糕,他甘願背上惡名都要反對出兵。
可倘若蠻夷屠戮華夏子民,北涼袖手旁觀的話,上愧對民族,下無顏面見祖宗!
七國分裂大唐,只是因為安史之亂後,天下已經對李唐失去信心,以及憎恨李家那十幾任胡作非為的短命皇帝。
所以他們自立割據,試圖以另一種方式挽救華夏文明,重鑄昔日榮光。
但無論怎樣,炎黃子孫的血脈不會變,天上老祖宗在看著!
正當氛圍僵硬之際,獨眼太監步入湖心亭,輕聲道:
“陛下,勇武將軍、歷陽伯張宜方請求覲見。”
徐霆表情驟冷:
“宣!
”
諸臣面面相覷,張宜方只是五品武將,熟悉此人也是因為駐守至關重要的玉門關隘。
俄頃,張宜方趨行進亭,還沒躬身,就被水壺重重砸在肩膀,啪嗒一聲碎裂在地。
“擅自離開關隘,誰給的軍令?邊境有失,蠻夷傷朕子民,中樞殺你一萬遍都不夠!
”
徐霆罕見暴怒,聲音渾厚若戰鼓,眼底迸射出濃濃殺機。
眾人噤若寒蟬,鎮守邊境的武將必須沉穩嚴守秩序,張宜方此舉說輕點是冒失,嚴重便是忤逆聖命,可就地問斬!
“臣離開前佈置好了防線,況且玉門關絕對安全。”
張宜方唯唯諾諾,不敢抬頭注視陛下那雙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