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麼以折磨別人為樂的變態,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你不必經歷任何痛苦,但是很抱歉,系統開啟之後,任何人都無法再幹涉你在另一個世界的經歷。”
易敬容很清楚顧南心中的芥蒂,也放得下姿態,只是顧南對這些幹巴巴的話語毫無觸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神經細胞死亡不可再生,但研究表明,在一種特殊的應激情況下,神經細胞會出現再生。”
“新神經細胞和原神經細胞一般會有區別,但功能大體相同,基本能夠取代原細胞形成新的神經環路,恢複該區域的大腦功能。”
“給病人一個特殊的環境,刺激病人進入應激狀態,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大腦功能恢複,恢複好,人就醒了,這就是喚醒你們的原理。”
“聽起來很簡單吧。”易敬容輕輕舒了口氣,“其實很難。大多數人的大腦在18歲左右停止發育,但有的人會發育到25歲。在大腦發育期間,腦細胞的結構和機能不斷複雜化,尤其是1825歲,複雜化過程格外劇烈,任何生化、生理和心理變化都能對大腦發育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
“你剛好卡在25歲的關卡之下,按理來說,你的大腦狀態並不符合我預劃的2535歲人群的大腦狀態,我一開始也沒有把你列入喚醒物件的打算。”
大腦是人體最精密的器官,人類對大腦的認知本來就淺薄,為了達到最佳的實驗效果,只能盡力排除實驗體的個體差異性。
童年是否健康、家庭關系是否和諧、工作是否穩定、是否與異性建立過親密關系或正在親密關系續存期間、愛好、特長、喜惡……這些都會影響到系統的背景生成,進而影響到喚醒效果。
這是個大專案,但資金有限,每一個病人的選擇都至關重要,易敬容只能先對2535歲這一相對穩定的人群進行篩選。
“你也許會好奇,你不符合我的條件,我為什麼還要選你?”
易敬容推著顧南走進電梯,隨後擋住電梯門等顧望南上來,“因為你有一個好媽媽。”
顧南神色微動。
抬眸朝門外看去,顧望南正扶著牆慢慢地往這邊挪,見兩人在等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加快了腳步。
前兩天顧望南推著顧南走無障礙坡道的時候扭了腰,買了膏藥貼敷,但還是疼。
哪怕疼,她也堅持陪著顧南散步,做日常訓練。
說起來,當初顧南遭遇的那場的車禍很冤枉。車禍起因是兩輛大貨車雨天相撞,私家車連環追尾,有幾輛甚至被撞上了人行道,顧南就是那個走在人行道上被牽連的倒黴路人。
聽顧望南說,那場事故死了三個人,重傷七人,和當場死亡的那三個人相比,顧南算幸運的,現在醒了,也算柳暗花明。
但從現實角度算,那場事故牽涉的人太多,其實沒有多少賠償給她。除了醫保,她也沒有買任何意外險或商業醫療險,車禍後高昂的手術費和後續的康複費,大部分都是顧望南在承擔。
顧望南親自照顧了她一年,還把她送到這裡,想必已經盡了自己全部的能力。
顧望南能為一個非親生的孩子奔走辛勞至此,已經不是一個“好”字能夠形容了。
“不中用了,難為你們等我。”顧望南走進電梯,笑著說。
易敬容松開電梯門,按下1樓,笑著回:“正好顧南要做理療,我給您也安排一個吧,好得快一些。”
顧望南有些驚訝,不明白這個沒什麼交際的研究員怎麼這麼熱情,正要拒絕。
顧南卻已先她一步應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