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浴佛節
四月初八,浴佛節。
浴佛節也叫佛誕節,據說是漢時由天竺國傳來的,為紀念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成道、涅槃。
這一日,信徒要為佛陀浴身,寓意洗去內心濁惡,迎接無暇的潔淨。
在這一日,人們會前往寺廟或者河邊,用清涼潔淨的水沐浴自己,藉此洗去自身的罪惡和濁念。
對長安百姓來說,過浴佛節最便宜之處便是長安城東南,晉昌坊的大慈恩寺。
每年長安的浴佛節一到,無論是勳貴皇親還是布衣百姓,都要結伴去大慈恩寺熱鬧一番。
浴佛節這日,不僅是禮佛這一樁熱鬧事,對長安百姓來說,另有三樣事也足夠有吸引力。
那便是佛寺街市、平康佳人、雁塔進士。
佛寺街市最是易懂,浴佛節那日,大慈恩寺也會允準長安各家商販來到寺內做生意,無論是長安本地還是外地,亦或者是胡商,這一日都可進寺售賣新鮮貨品。
吃食飲子、布匹香料、珠寶首飾、珍奇文玩、貓狗鸚鵡等等應有盡有。
雖然平日也有東西二市逛,但浴佛節這日顯然是最特別的,長安人尤其喜歡湊這樣的熱鬧。
其次便是平康佳人,這是長安許多風流兒郎極感興趣的一事。
平康坊的花娘們平日不能自由外出,只每月初八可去佛寺聽經,出來前還得給鴇母上交一吊錢才行。
良賤不可通婚,對長安的郎君來說,平康坊的娘子們雖是賤籍,身份上不了臺面,但美麗而富有才情,在男女之事上要比深閨中的高門娘子要放得開,性子上知情識趣。
此番平康坊娘子們塗脂抹粉、豔光四射地出現在大慈恩寺,不說一些平日消受不起各花樓的兒郎聞風而來一睹美人芳顏了,長安那些慣常出入風月地的富貴人家的兒郎也乘興而去,打算跟相熟的娘子敘敘舊,來段金風玉露的情緣。
平康佳人針對的是男子,而最後的雁塔進士則是勾住了長安未嫁小娘子的心。
春闈杏榜一放,聖人殿中對詔,點出狀元和餘下二十七名進士,赴杏林宴前,按著習俗都要來這大慈恩寺雁塔題名,書寫下自己意氣風發的一刻。
無論是平民百姓家的娘子,還是高門顯貴家的娘子,對於新科進士這種才華橫溢的清貴兒郎都是頗為看好的。
平民娘子期待自己可以成為進士夫人,高門權貴也喜歡給自家女兒挑個身價清貴的女婿,於是每次雁塔題名,都會有許多小娘子爭看綠衣郎,達官貴人為女兒挑得佳婿。
桑瑜聽五娘說,這次的狀元郎是本朝科舉以來最年輕的,不過二十二歲,便在科舉中拔得了頭籌,遊街那日,聽說街上堵得水洩不通,都是來看本朝有史以來最年少的狀元的。
桑瑜沒有那麼強的婚嫁心思,對長安這些都大差不差的兒郎也沒什麼期望,只想著去大慈恩寺求些平安符、買些新鮮玩意,權當散心了。
尤其是想去給小乖買些玩具,回來逗它開心,畢竟每天只能待在院子裡很枯燥,小乖也看起來很焦灼。
去大慈恩寺也不是什麼聘貓的大事,桑瑜選了身平日喜歡的粉衫綠裙,搭一條嫩黃色的帔帛,就帶著僕婢出門了。
顯然,聰明的小乖知道她今日要出門遊玩,從屋子跟到了院門,試圖用它那嬌嗲的咪聲打動她,讓她帶著它一起出去。
甚至還過來銜她的裙邊,想幹什麼根本不難猜。
但作為一隻有前科的小貓,桑瑜也不敢把它帶出去,還是帶到熱鬧嘈雜的大慈恩寺去。
若是在那不慎跑了,自己可是追都難追的。
所以,任憑小乖怎麼可憐兮兮地求她,桑瑜都不會心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