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燁眸底透著絲期待與柔情。
這樣的情緒,是卿歡從未在蕭燁眼中看到過的。
她不知道蕭燁的轉變為什麼會這麼大,但卿歡唯一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她很清醒,也不會被這種眼神給蒙騙。
因為她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初在她的哀求下,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剝奪了她為人母的希望。
卿歡穩了穩心神,全然當做沒聽t到沒看到,徑自道:“陛下,小皇子即將滿周歲,您是不是為該為小皇子取名了?”
皇家子嗣艱難,故而皇家有規矩,規定只有滿了周歲的皇嗣才能正式序齒賜名,併入皇家玉碟。
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倘若陛下偏心,也能在滿月時就序齒賜名。
但顯然小皇子是沒有這種待遇的。
見卿歡避而不談,蕭燁只覺得卿歡是羞了,也沒往旁處想,只順著她的話道:“是該取名,不過一時間該取什麼名字,朕還真想不起來,叫朕再好好想想吧。”
哪怕他並不重視小皇子,可小皇子身上流著他的血,是他眼下唯一的孩子,取名上,他還是不願草率的。
卿歡聞言,趁機問道:“那周歲宴……”
“按規矩來吧。”
卿歡入宮時間不滿兩年,對於蕭燁口中的規矩二字,尚且拿捏不準。
只是蕭燁已經給出了答案,她又不好再問是按什麼規矩來,否則豈不是在說自己無能?
懷揣著疑惑,在第二日蕭燁離去時,卿歡叫了文嬤嬤進來:“昨日我請示過陛下,陛下的意思是,小皇子的周歲宴,一切按照規矩來。只是我入宮時日尚短,不知這規矩……”
詢問之意明顯,文嬤嬤會意,忙解釋道:“婕妤主子大可參考先帝時期,先帝皇長子的周歲宴流程。”
其實像她這樣活了幾十歲的老嬤嬤,又是陛下心腹的人,只憑著陛下對小皇子的態度,就能揣摩出陛下的意思。
然而她只是一個奴婢,不能越俎代庖,故而才會有了她提示婕妤主子,再由婕妤主子請示陛下的事。
如此一來,流程才對,也不會叫上位者覺得心裡頭不舒服。
文嬤嬤回答的很快,不免在卿歡心底留下了個疑影,但她沒表露出來,而是道:“嬤嬤同我說一說吧。”
文嬤嬤既然提起了先帝皇長子,那她必然知曉許多,卿歡也不必再去問旁人了。
文嬤嬤應下,緩緩敘述。
她之所以提起比照先帝皇長子的規格,原因有二,一是小皇子也是陛下的長子,這二嘛,先帝皇長子與當今陛下的小皇子都是九嬪所出。
出身身份相同,又有陛下那句按照規矩來,可不就能一一照搬了。
旁的流程都沒有問題,最主要的一點,文嬤嬤提起時,有些不確定:“……是否要宴請外命婦?”
外命婦就是身有誥命的官員夫人。
不過……卿歡一針見血道:“嬤嬤怕是不止想問這個吧?”
請了外命婦,就勢必要請那些朝臣。
而這般請下來,規格已經比照嫡子了。
文嬤嬤神情有些尷尬:“先帝皇長子出生時,被受先帝喜愛,所以周歲宴比之嫡子也不差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