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結局中) 這個世界的主宰者,註定了……
“天反時為災, 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
薜荔山腳的一處村莊中, 夫子在給孩子們講課。
奚州暴.動之事已經傳開了,駟州境內卻還波瀾不驚,人們絲毫沒有天下將亂的慌張, 這份安寧只因為薜荔山、奪天宗的存在。
“夫子, 我聽說奚州亂民圍困州府後, 只殺了幾個小吏, 並不敢動刺史,只要陛下發一道聖旨,容大家把今年的水稻收完, 亂民就甘願棄械投降。”
“不錯。”
“可陛下卻一意孤行,不肯與之談和, 還要殺一儆百、將亂民車裂示眾, 此等暴虐之舉,使得奚州亂民越剿越多, 短短十日, 已席捲數十縣。”
“豈能妄議天子?”
“學生不敢, 只是不解。”
一雙雙困惑的眼睛望向夫子,一名學生大著膽子起身求問:“那些亂民,其實不過是一群吃不上飯的可憐人, 他們也能算得上‘民反德為亂’嗎?”
夫子沉默少頃,搖頭道:“不算。”
夫子嘆了口氣, 對學生們說:“今日就先上到這裡,散了吧。”
別說是這些孩子,就連朝中那些大人們, 也無法理解皇帝近乎瘋魔的舉動。
明明只是一場再尋常不過的官民沖突,卻因為皇帝殘暴的手段,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從前的皇帝不說千古一帝,也算得上有為之君,不知為何脾性大變,成了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獨夫。
甚至有傳言說,皇帝如今的疑心病重到,就連那位從不離身的“內相”裴霽宰裴尚宮,都不能近身伺候了。
越來越多人懷疑,皇帝真的瘋了。
那首“煬帝引血”的童謠,以廣信縣為中心,逐漸流傳開。
更有人說,本次武舉的魁首,便是童謠中的弒君者。
……
“有人在刻意傳播謠言。”顧盛面色難看,一想到“煬帝”二字,就恨不得將幕後黑手啖肉飲血。
然而……
想到那一封要求她繼續整頓吏治的聖旨,顧盛填滿了怒火的胸膛裡,還是刮過了一道冷風。
皇帝如今的表現,即便是她這個皇帝死忠,也只能承認,幼稚、輕佻,分明就是亡國之相!
此時正是需要地方拱衛中央的時候,皇帝卻要在這個節骨眼上,繼續對地方官施壓。
構成這個國家的三股主要群體,宗室、士大夫、庶民,如今已經全部被皇帝親手推到對立面了,這不是自取滅亡是什麼?
若不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顧盛便是抗旨,也要回京去當面問一問陛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何至於此。
但可惜,顧盛眼前有一件更要緊的事。
她必須要從劍俠大人那裡探聽到,假歲劍,是不是真的弒君之劍。
她抬起頭,看向面前靜靜矗立在黑夜中的旅店,摸了摸懷裡的太陰星君像。
先前,她按照劍俠大人的命令,安排考生繼續比武,但在終試前,又增加了一場考試,拖延了幾日。
她試圖從劍俠大人提示中,找到度過本次危機的辦法,但她的用詞實在是太簡略了,單單一句“月亮,好”,實在是推測不出什麼有效資訊。
拖到今日,顧盛也只能硬著頭皮,請來太陰星君像,直接求問劍俠大人,神劍究竟要用在哪裡。
吸了一口夜間微涼的空氣,盡量穩住心神,不去在意這間旅店散發出的怪異氣息,顧盛上前推開木門,向著劍俠大人下榻的房間走去。
就在這時,韋都統從她身後飛奔而來,一把抓住她,疾聲道:“大人,不好了。”
她喘了口氣,眼中滿是血絲,額頭繃起一根根青筋:“陛下決意禦駕親徵,右相勸不住,裴尚宮死諫不成,已被軟禁。最多三日,陛下便要往奚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