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李大善人 要是她們不信,她就掏出真心……
破廟中, 以神像為薪柴的篝火照亮了整座大殿,呂神婆的聲音不斷響起,在殿中略微有些回聲, 彷彿歷史在這狹小空間中的回蕩。
鹹恆十八年,皇太子暴斃,儲君之爭, 便集中在了皇長女與二皇子身上。
本來, 論賢論長, 該立文武雙全的皇長女, 但不管是濁流,還是清流,卻都默契地選擇了二皇子。
究其原因, 主要有兩點,一是大周立國以來, 攏共也只有兩個皇女成功登基, 其中一個還是在襁褓裡匆匆繼位,不到二十天就被年富力強的叔叔趕下了禦座。
二來, 上一個女帝雖是個勵精圖治的明君, 卻在整頓吏治的過程中, 引入了大量女官。
文官集團擔心重蹈覆轍,又要有女官來士族的地盤分一杯羹,因而寧可放棄素有賢名的皇長女, 也要扶持相對來說更平庸的二皇子。
二皇子雖然個人魅力不如皇長女,卻以禮賢下士聞名朝野, 若他上位,必定會優待士族。
鹹恆帝是個溫和慈愛的父親,不願意看到兒女互相殘殺, 見大臣們都舉薦二皇子,便給皇長女封了一塊富庶之地,多次召她入宮作伴,免得她多心。
鹹恆帝的愛女之心,卻引起了二皇子與其幕僚的懷疑,他們以為,皇帝更屬意皇長女。
針對皇長女的刺殺一起接著一起,都被身手不凡的她躲了過去。
她心裡清楚,皇帝正是因為不願與文官集團起沖突,不可能頂著大臣們的反對,立她為儲君,對她有愧疚之心,這才會不斷賞賜、安撫她。
皇長女對父親的感情亦變得複雜難言。
她小時候身體不好,時常夢魘驚神,皇後又走得早,皇帝憐恤幼女,便在紫宸殿給她留了個房間,一直到她七歲,都是住在紫宸殿中,被九五之尊的父親親自照料。
父女倆感情一直很好。
當時的皇長子,後來的皇太子,與皇長女一t母同胞,自然也樂見親妹妹與父親關系親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三人像最平凡的一家人,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但後來,鹹恆帝拗不過大臣們,立了繼後,先後有了二皇子、二皇女。
盡管鹹恆帝多次公開表示,這絕不會動搖皇太子的儲君之位,朝野中,人心卻還是浮動了起來。
先皇後已經不在了,繼後卻是出身大族的名門貴女,天然就有眾多勢力同盟。
只是有皇太子在,不管是嫡長子的身份,還是他素日的行事作風,都沒有可以指摘挑剔的地方。
支援二皇子的勢力,在這時還成不了氣候。
鹹恆帝也就抱著僥幸的心理,期待著在他手上,皇權能平穩過渡。
可惜,他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不說,皇太子還在一次巡邊之後,突染惡疾,回京城的路上便猝然離世。
皇家的齟齬,隨著太子之死,逐漸來到了臺面上。
二皇子倚仗士族,將皇位視為囊中之物,皇長女手握禁軍,又豈會坐以待斃。
皇帝優柔寡斷,生的孩子卻個個殺伐果決,二皇子養了一群殺手,皇長女則大刀闊斧,以查稅為由,翦除士族羽翼。
鹹恆二十年,北狄妖王犯邊,擄走了大批百姓,皇長女奔赴前線,領兵退敵。
她以雷霆之姿斬首妖王,用妖魔屍體築成十二座京觀,令群妖退居山林,不敢再涉足人世。
經此一戰,皇長女威名遠揚,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的文臣集團也出現了分歧,一群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己任的君子,改換門庭,轉投了皇長女。
二皇子早已與皇長女勢同水火,深知一旦後者上位,自己必將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