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你來解釋一下王莽的問題?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此不為官學?”
【竹書紀年是吧,的確有這個記載。】
“堯舉舜,此事更是官學!”
【這個倒也沒錯,史記收集的材料,太史公蓋的章。】
“你若是覺得此事不可,你來解釋就近的燕王之事!”
別管王莽幹成什麼樣,有本事你談談這個事!
墨家抓著此事不放,儒家很多人因為王莽的事憋得要命,一個個的臉色黑裡來白裡去的,可以說天底下再繁雜的色盤都沒有比這更難看的。
但是這個事,甚至不見得僅僅是法家站在對立面,最氣的是,這裡面還有背叛者!
甚至此刻論據都是從他那裡出來的!
他徒弟那也是個就算不是主力軍,那也純粹是因為他說話不利索!
這麼想想,有些儒家更氣了。
一時間,再加上,周禮的事情在今天這一頓談話下,直接讓很多人道心破碎,有八尺高滿臉青筋的大漢,恨不得都要氣哭了。
準確說已經有人雙目含淚了。
在那一瞬間荀子面對著一群又是委屈又是憤懣還像是看叛徒的儒生們,畫面一度看起來很是容易做噩夢。
背叛人教出法家巨擘眼下言論還被拿來打儒家的荀子:
我只是提出一個說法。
僅此而已。
至於韓非所說的,並非我所言的。
莫說我的弟子是暢所欲言,其他人也是如此。
事情當前,荀子深吸了一口氣,挪開了視線,面不改色,一如往常。
而也就是在眾人儼然就是要奔著把堯舜禪讓之爭越談越甚的時候,上首的始皇帝聽得越發眼皮直跳。
這事不是不能談,也不是不能說,畢竟林朝把事情給扯出來了,但是你們一群人說兩句也就罷了,一直當著朕的面爭論禪讓不禪讓,臣子如何弒君,這是在幹什麼?
也就是這件事是林朝給挑起來的,要不然你們這用心,別人看著都像是要出問題。
在伴隨著有人膽敢說“禪讓之美,在於取”
始皇帝算是徹底看不下去了,直接打斷道,“蕭何,既是此事由你提出,那便是讓馮去疾與你協同,一起辦理此事。”
馮去疾頓時領命,蕭何聲音亦是鄭重其事,雙眸直直看向上首的陛下,“臣,領旨!”
如果說之前已經是這一批之首,扶搖直上的話,那如今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不僅僅地位崇高,最重要的是一上來手裡就有大權!
而且是事關秦法!
何等重視?!
蕭何即便是知道林朝之事,對著這麼個王莽之事,他也隱約之間能夠猜測到他身上發生了什麼。
但是別管日後他如何,如今的他也不過剛剛入朝堂之人。
甚至就在不久之前,他還只是一個學子,經驗更多隻是小吏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