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黃河真的是天河?!
不,不對!
這話好像不是說黃河真的是天河。
[黃河會穩定地沖刷著所有能夠刷到的地方。]
【整個華北平原,全都是黃河沖出來的。】
【泰山怎麼就不是海外仙島呢?幾萬年,泰山從島成山了。】
【歷代祭祀,都祭祀泰山,還是挺合理的。】
海外仙島,竟在大地中?
海外,但是不沾海?
嬴政聽著這些沉默了。
朕知道滄海桑田,但是朕不知道這麼滄海桑田。
對於人來說萬年難以企及,但是對於仙人而言,幾萬年或許只是一瞬。
或許以前有海外仙山,但是伴隨著這種類似的事情,都已經搬到天宮上去了。
突然感覺這種事情,合情合理了。
如果朕是神仙,朕也不住在與世隔絕的仙島上,因為不知道多少年後,與世隔絕直接就成山嶽了。
神仙的事情,的確非凡人能夠猜測的。
想到此處,始皇帝看了眼遠處那白雲朵朵的天際,也不知道在多遠的地方,才能夠乘神舟到達天宮。
也有一些人有了一個念頭,要不訪群山呢?
萬一有一個丟下落下的仙人呢?
雖然有點舍近求遠之嫌,但是終歸是一種路子。
多條路,多點可能,這種東西永遠不嫌多。
【真的就是虛假的填海,精衛,真正的填海,黃河。】
【哦不對,如果不把精衛侷限於炎帝小女兒這件事,填海造島的精衛,那更厲害,年高峰甚至能夠比黃河都強。】
不把精衛侷限於炎帝小女兒?
難不成精衛有很多?
想到此處,眾人不由得聯想到了無數鳥兒銜石投海。
毅力極佳。
【從某種角度來說,秦國也幸虧是黃河沒在秦國時代改道,都用不上陛下登基,秦國就得被六國給弄死。】
【函谷關不能跑,但是黃河這個天險可能跑。】
【秦國真是趕上黃河的好時候了。】
[為了杜絕黃河改道,大堤泛濫,洪水殃及億萬萬百姓,我們開始控水控沙。]
說著,在那一瞬間,始皇帝看見了一個有那麼一點似曾相識卻又截然不同的東西。
[小浪底大壩,長一千六百米,高一百五十四米。]
[三門峽大壩長七百米,高一百米,總大小二百米。]
[而類似的黃河大壩還有很多,比如說古賢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