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你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那你呢?”
“我也一樣。”林朝堅決拒絕長出大腦。
【你們都已經把這件事提到家國之重了,這要是不這麼辦,都能奔著六國複闢去了,都這樣了,別人還能說什麼。】
“”扶蘇。
我倒是也沒有真的這麼想,只是眼下這種法子最省心省力,而且生不出什麼異議罷了。
不過就自家秦史那些不記日月,文略不具這種東西,還是不要的好。
但是這個就是日後的事情了,當前局面扶蘇也只能咬牙認了下來,“秘祝說得對。”
再看看那邊原本還爭論不休的一位位官員,此時此刻,那一個個不說是如同踩在雲端,那也是欣喜鼓舞。
仙人就在他們中間!
來這邊叫什麼私密著史?叫什麼純粹立字?
這分明叫好事加好事!祖墳冒青煙!
然後就在定下總體基調的開始分門別類規整資料的時候,就聽見了那邊,[假如孔子所有弟子一起掉河裡了,孔子會救誰?]
儒生:謝謝,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祖墳冒青煙。
這玩意能不讓我們聽見嗎?
我們儒家先賢為什麼會掉水裡?
掉水裡不能自己出來嗎?非要孔子去救?
孔子多大歲數,弟子多大歲數?
而且你知道孔子有多少弟子嗎???
三千那都是虛數!
這麼多人這一起掉河裡,那河是什麼河,黃河嗎?
這是謀殺吧?!
但是別管他們如何想,林朝那邊看得非常認真。
眼下倒是還有其他學說幸災樂禍,不過很快他們就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掉河裡這套玩意,雖然沒有出現在他們身上,但是卻是出現了各種奇怪變種。
聽的人逐漸想要把耳朵塞上。
作為主管此地的扶蘇眼瞧著眾人如此,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終嘆了口氣,站了出來,試圖救大家於水火之中,“秘祝大人。”
“嗯?”在一旁林朝看向扶蘇,“長公子有事嗎?”
扶蘇憋了半天,最終道了一句,“吃了嗎?”
“啊?”
“我是說,都已經這個時辰了,也該用膳了,不如先用膳後再繼續?”扶蘇道。
此話一出,林朝那眼睛都亮了,看扶蘇怎麼看怎麼好,“公子所言有理。”
【長公子人果然很好啊,如果我不是在這裡上工的話,就更好了。】
扶蘇聽了這話,感覺這位神仙,好像比想象中的都更好相處些。
不過壞訊息是,這飯顯然不能一吃就是一天,
當天,沒有人能夠高興地走出剛剛建立的禦書院。
即便是扶蘇,他和子嬰雖然都已經盡力無視那東西了,但是那兩人相處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多添了幾分怪異。
別人不說,扶蘇是打定主意,史書這東西一定要修好,這東西修不好,或者有漏洞的話,這裡面誰知道還能夠衍生出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別說他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