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事情,那就是太僕和治粟內史的事了,和他們無關了。
至於始皇帝此刻卻是無心於已經作古的墨子如何,他半垂著眼眸,手指點在桌案上,一下又一下。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異鏡之上繼續道:
[如果你以為木鳶是風箏就錯了。]
【哎?不是風箏是什麼?】
[此物,可乘人,敲三下,自會巡航歸來。]
承人?
敲三下?
巡航歸來???
[只可惜這些東西都不曾留下來,伴隨著百家爭鳴時代過去,僅僅到了漢朝中期,作為和儒家並稱兩大顯學的墨家,就徹底消亡。]
這邊說著,畫面之中出現了更加龐大的機關鳥,人站在機關鳥上,看起來威風八面。
墨家弟子愣了,什麼叫做徹底消亡?!
雖然我們知道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件事,但是這個徹底消亡什麼意思?!
而眾人看著這玩意,也不由得看向墨家弟子。
你們墨家,還有這東西?
【你信先秦有這玩意的,還是信我是秦始皇?】
【我信你是秦始皇。】
聲如金石相擊,彷彿不似凡間物。
其他人:???!!!
這是什麼動靜?!
而也在此刻,趙高從外歸來,快步走到始皇帝身旁,把袖口藏著的木牘遞了過去。
始皇帝嬴政接過木牘,掃了一眼後,猛地抬起眼眸
他就站在那邊,身體還算直,雙眸就那麼向前,顯得古板,朝氣也談不上多少,談不上什麼人畜無害,但是看起來絲毫不會讓人感覺到醒目,好似和旁人沒有半點不同,透明至極。
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秘祝,秘祝。
溝通天地,奉禮聽事,祈為巫祝,秘為君王。
甚至始皇帝在那一天想起來了之前太祝當街昏迷,秘祝祭祀於前。
以上論點是貍子的一家之言,或許真的是機關鳥,不過我認為是風箏,不然三日不下這玩意實在不太可能。
墨子魯問: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
墨子公輸: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
韓非子: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墨子曰:“吾不如為車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費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遠力多,久於歲數。今我為鳶,三年成,蜚一日而敗。”惠子聞之曰:“墨子大巧,巧為輗,拙為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