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嬴政也仍舊煩心。
而韓非那就更煩心了,可以了!說到這裡就不用再說了!
不用了!
[第二個就是鄭國渠,鄭國渠是秦滅六國之前,韓王實施疲秦計,直接送了一個大寶貝給秦國,而這個人就叫鄭國。]
[他是水利工程大家,他有能力可以讓秦國富饒,糧食大增,但是這裡面鑿山開路,動用無數民力物力,會極大拖累秦國的步伐,給韓國可乘之機,後來這個陰謀暴露,秦始皇欲殺鄭國,鄭國卻說,等到渠成,那是秦國的大利,雖然為延長韓國數年的壽命,但是更是成就了大秦萬年之功,秦始皇聽罷,雖然知道這個是個陰謀,但還是選擇了繼續下去,最終鄭國渠修建完成,此後再無兇年,成就了八百裡沃野秦川。]
八百裡沃野秦川。
嬴政不曾後悔建此渠,更是知道這些年這鄭國渠到底給大秦帶來了多少好處,甚至日後,他都是有些預料的。
但是此時此刻,所觀所見,綠水蕩蕩,山石早就和周遭融為一體,那原本空空蕩蕩,被砍伐殆盡的山上甚至長著樹木,甚至包括了那被鑿開的兩側也好像見縫插針一般的長者灌木,一切都好像那麼的似曾相識,一切也好像那麼的陌生。
如果說之前更多的是感覺神仙之術。
那麼此時此刻,嬴政第一次感覺到了這是,千年之後。
甚至不僅僅是嬴政,更是所有到達過那段鄭國渠之人的心聲。
滄海桑田,原本難以敲動的巨石,被河水數千年的消磨下,好像也有了細微的變化。
或許是掉落了,也或許是坍塌了,但是那山還是那山,那河還在順著那山而走,直到過了山,河變成了他們不曾見過的樣子。
自上而下,好似飛鳥一遊。
就像是之前一樣,亦不同之前的感覺。
誰能想到,秦國以前被山東六國稱之為蠻夷呢?
對於這些話,他當年在邯鄲聽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這還是秦國強大之時,在更早呢?
眼下又有這等仙神至秦,傳古今之事,何嘗不是天佑大秦呢?
【誰說不是呢,所以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更是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的名聲。】
“”嬴政。
你閉嘴!
朕不想聽這個!
韓非感覺舒服了。
【說起來,鄭國渠建成的時候,好像就是韓亡的時候吧?】
韓非當場面無表情。
[第三個就是靈渠,這個也是秦始皇為了南征百越所建造的,通長江和珠江,成就南北水路,連地而起,四海發達,團為一地,並下兩廣,自此嶺南徹底納入中國版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為後世的軍事民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在兩千年就達成了奇怪成就水往高處流的成就。]
[這些一用就是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