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李斯總往上古賢君上扯。
鑒於李斯代表法家,許多人也就順著李斯所言開始論堯舜了,畢竟這個法家不行,這是他們的強項。
甚至有人道,“古有堯舜,天下共主,治於天下,詩、書,便於天下,傳於世間,教化於人,實在功高,我儒家弟子,亦是照其刑事,尊古行禮。”
“的確!”也就是在此刻,傳來一道斬釘截鐵之音。
而這道聲音,不是出自別人,正是李斯。
“所言有理!實在讓我汗顏!”李斯甚至繼續道,言辭鑿鑿,如果這話不是出自李斯之口,一切看起來就更加合理。
“???”
你不反駁了?
伴隨著李斯開口,那整個場面幾乎都在那一瞬間都停滯了一瞬,別說儒家弟子了,甚至法家學派都不由得看向李斯。
你這是什麼情況?何故如此?
不等別人開口的時候,李斯直接開口道,“諸位!諸子百家,亂世爭鳴,皆為救國治民之法!”
“啊?”剛剛開口的那位儒家博士官,也被這個轉折弄得有點沒反應過來,甚至此刻都沒法反駁什麼。
“李斯實在佩服諸子,今日論道,實在受益匪淺!”
“???”
誰跟你論道了?!
此話一出,原本想要在法家身上啃口肉試圖上位的諸學派,弄得有些不知道李斯這是在幹什麼。
大家都知道你是師從荀子,但是你不是一直法家學派嗎?
怎麼今個突然就變卦了?
聽那些聽的太好,所以準備今天又要從法家學派轉到儒家弟子上去?來了個反複橫跳?
但問題是也不能是現在吧?
你可是今天還是法家學派的。
而且就這也不是你李斯的性子啊?
眾目睽睽之下,李斯對始皇帝嬴政躬身,“但當年各國國情,各不相同,時至如今,天下大改,太平無憂,一書落六地而成六書,一法至舊地,成六法,書非一至,必生亂象。”
“周有天下八百年,舊時一制,歷諸侯國數百年,字異行,軌四變,度不同,今天下大合一切大變。”
“我亦有五同,欲秉明陛下!”
“車當同軌,書當同文,度當同制,行當同倫,幣當同形,天下一心,方見其本,為大秦萬年計。”
此話一出,頓時一片嘩然。
在那一瞬間,林朝也不由得心下道:【哎?見證歷史的時候到了嗎?!】
不等旁人開口,就聽見他繼續道。
【這可是千年不改之政!造福千代萬世之功啊!】
在那一天,嬴政對於這個神異之人的好感大大提升。
而李斯亦是繼續道,“與此同時,非官員所職,不可私藏詩、書、百家語!”
“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簡史分各地,國史一分為三,入鹹陽,再存泰山,或入邯鄲。”
“而舊六國之史書,當滅之!”
[你知道為什麼元史是歷代所編最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