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封建與郡縣實在帝國重中之重,不可忽視。”
“周文王,周武王,當年所封的都是同姓子弟,時至今日,如何?此等親緣,實在微不足道,無人在意。”鑒於那人所說陛下很有可能就是想要郡縣,也有不少人站在了郡縣制上,一時間竟是從李斯及麾下的零星數人變成極為龐大的隊伍。
“沒錯沒錯,今日還是好些的,當年互相征伐,視若仇敵,即便是周天子也不能阻攔,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亦是皆為郡縣,法令一統,不可再封!”
作為原本就專注於分封的淳于越,此刻更是道,“若陛下應允,所封皆為陛下之子,日後又怎敢忤逆陛下?”
此時此刻,別管想站隊還是不想站隊的,此刻大多因為這一句話,弄得開始選邊站,封建制擁護者們更氣了。
“你們這幫諂媚君上的家夥!也配稱之為士?!”
郡縣牆頭草:要不是因為那位神仙,我們至於這樣嗎?本來就不是一路人!“說誰諂媚君上呢!”
郡縣制原本擁護者:“就是就是!隨意汙衊同僚,這就是你們的君子之風嗎?!”
原本沒什麼火氣因為這件事都被吵出了幾分火氣,不過想想為了擺脫是那位神仙的嫌疑,還是挺有用的。
【大家都開口,我也不能特立獨行,哎。】聲音之中充滿了嘆息。
原本還在吵得熱鬧的大臣,聲音一滯。
很好,白站隊了。
而那畫面在此刻已經停滯了,真的好像一幅懸於空中的畫,再也不動。
“繼續說下去!”嬴政聲冽如冰,“朕倒要聽聽,你還能說出點什麼來!”
【陛下果然是陛下,不想聽,但是也能聽,不過這種威勢下,隗丞相壓力八成也很大吧?】
隗狀苦著一張臉:多謝關心,我本來不是很大壓力的。
關於白起和嬴稷的事,王翦和嬴政真的幹了這麼一回。
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在此之後王家的待遇也很好。
而長平之戰,大好機會,白起欲滅趙,結果範雎和嬴稷被叫回來了,然後對面求和說給的戰利品城池,伴隨著撤軍,人家不給了。
隨後秦國再一次發兵嗎,就是邯鄲之戰。
戰國策中山昭王既息民繕兵:
前頭省略白起一頓勸諫之別打,去了一定輸。
王曰:“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
複益發軍,更使王齕代王陵伐趙。圍邯鄲八、九月,死傷者眾,而弗下。趙王出輕銳以寇其後,秦數不利。武安君曰:“不聽臣計,今果如何?”
王聞之怒,因見武安君,強起之,曰:“君雖病,強為寡人臥而將之。有功,寡人之願,將加重於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武安君頓首曰:“臣知行雖無功,得免於罪。雖不行無罪,不免於誅。然惟願大王賢臣愚計,釋趙養民,以諸侯之變。撫其恐懼,伐其驕慢,誅滅無道,以令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趙為先乎?此所謂為一臣屈而勝天下也。大王若不察臣愚計,必欲快心於趙,以致臣罪,此亦所謂勝一臣而為天下屈者也。夫勝一臣之嚴焉,孰若勝天下之威大耶?臣聞明主愛其國,忠臣愛其名。破國不可複完,死卒不可複生。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願大王察之。”王不答而去。
關於陛下被造謠這件事,大概大家都聽說過很多次了,不過還是簡單貼一下
太史公那邊雖然說了呂不韋和趙姬早年的關系,不過寫的是足月出生,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到下面就成了
漢書作者班固:歷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
宋代資治通鑒:呂不韋娶邯鄲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異人從不韋飲,見而請之,不韋佯怒,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異人遂以為夫人。
而這個這個時候嬴異人當秦王的事,全在計劃表,實際上八字還沒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