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跟臨渚確認了汽鍋能蒸,洛淮疏用新鮮的雞肉鋪底,再擺上黃金蟲草,冬花菇,拇指稜紋菇和兩三顆紅沙甜棗。
不用多餘的調味料,一些薑片,蔥段,少許的鹽就已經足夠了。
汽鍋的獨特構造,底鍋蒸汽透過汽嘴,回流到汽鍋中形成湯汁。密封的環境,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食材的鮮香不外溢。湯濃味美,浸潤每一寸食材,雞肉的鮮和菌菇的香被牢牢鎖在汁水裡……
琳琅緊盯著小煤球版汽鍋。
如果它有著人類一般的雙眼,一定幽幽發著綠光。
汽鍋相對簡單,剩下的只要交給時間,就能靜待到一鍋美味。但洛淮疏答應給臨渚做的酸甜口的魚,就更要考驗刀工和技法了!
蘇菜系中,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傳統名菜——松鼠魚!
松鼠魚通常以黃魚、鯉魚、鱖魚等魚類為原料,其中鱖魚最為出名,平時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松鼠鱖魚。
就像紅燒獅子頭裡沒有獅子,魚香肉絲裡沒有魚,螞蟻上樹裡沒有螞蟻,松鼠鱖魚裡自然也沒有松鼠。
據說做飯機器做出來的魚,又腥又苦。洛淮疏臉色古怪地查了一下設定,竟然發現在不知道哪位神人的指令下,機器只去除魚類表明的魚鱗,內部的一起竟然都原封不動!
這發明做飯機器的人,本身不擅長做飯的吧?
洛淮疏洗幹淨手,簡單的一把刀拿在手中。
只一雙手,一個工具,就幹淨利落地殺魚,刮鱗,去鰓,破肚。丟掉不能吃的東西,沖洗幹淨後快速抹幹水分,切下整塊魚頭!
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一側圍觀的人眼睛忙得到處跟看,卻依舊能在洛淮疏的流暢和嫻熟中,窺得幾分行雲流水的優雅和美。
接著,洛淮疏從魚頭下頜處下刀。
將魚頭劈開,平攤到案板上,刀背拍扁放在一旁備用。
魚身處理稍微複雜一些。
洛淮疏人看著瘦,拿著刀的手卻極穩。
他捉著刀柄手一片一挑,來回兩下,魚的骨頭連著背上的背鰭都被分離了出來。兩邊還有一段連線著尾巴的魚肉,完整地被片出。
魚肉先直刀,後改斜刀。
刀不落實,魚肉連著魚皮,經過滾油油炸後,造型才能立得起來。
晶瑩剔透的魚肉漂亮而緊實,拿在手上抖動一下,就彷彿枝頭上開滿一串的白色槐花花苞,柔嫩又多汁。
魚肉和先前的魚頭,簡單用蔥姜水配一點料酒、鹽醃製一會,裹上蛋液過幹粉。抖掉餘粉,洛淮疏雙手拎著魚肉的一頭一尾,將它緩緩放入臨渚燒熱的油鍋裡定型。
沒錯,洛老爹燒火的活,已經被臨渚搶走了。
魚尾緩慢翹起,炸好的魚肉像重瓣花朵一樣綻開,顏色金黃,胖乎乎的像極了松鼠蓬鬆的大尾巴。
將它擺入盤中,再加上後撈出的魚頭。舀上一勺洛淮疏抽空在另一口鍋中熬好的簡易異世酸甜醬汁,趁熱往魚上一澆!
滋滋哧哧,猶如松鼠歡叫的聲音響起。
這也是松鼠鱖魚名字的由來之一。
做好的松鼠魚色澤鮮豔,紅亮誘人。
一股酸甜的滋味從上飄來,勾得人心中饞意瘋漲!
兩道大菜結束,洛淮疏乖乖地被拉到一邊當起了“甩手掌櫃”。楚靈晚三人則聚在一起,笨拙地複刻起昨晚的涼拌汁,再給晚餐填一盤綠葉菜。
廚房裡都是自家人,洛淮疏姿態放鬆地一手撐著下巴等在一旁,一邊翻開了跳動發燙的卡冊。
新頁面上赫然是兩張深紫色的新卡牌——
【ssr菌菇汽鍋雞】
【ssr松鼠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