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確沒有解剖他的屍體,但他就埋在附近的墓園,您實在放心不下,我們可以開棺驗屍。”
警長頭疼地試圖阻止老警員的慷慨陳詞。
“我告訴你!即便他死了,也一定是詐屍了,從棺材裡爬出來殺了人!”
“……”
警長:累了毀滅吧。
他不想和完全不講道理的人爭論,打發走老警員後派人調取檔案,細細地確認了一遍葡萄酒的死亡檔案。
現場有屍體,有犯案工具,有豐富的線索——
而最終蓋棺定論的,是屍體的dna。
被大火灼燒過的屍體不成人形,fbi沒能確認他在社會中的身份,但提取他的dna後發現和葡萄酒的dna一致。
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七。
哪怕不考慮火燒帶來的汙染,這個相似度也基本可以蓋棺定論這就是葡萄酒。
並且,他不是死於他殺,而是死於自焚。
封存兩年的檔案中記錄著大致的原因:殉情。
葡萄酒是緋色的殺手,f101nove.ia總有辦法,他們當時調查了一個月,得出了這個結論。
具體的詳情沒有寫在這裡,只能詢問中情局。
在老警員的強烈要求下,他們還是在模仿犯猜測後,提了一嘴葡萄酒詐屍的可能性。<101nove.ia的聯絡員立刻轉達了訊息,兩小時後向fbi傳送了一份郵件。
【20xx年6月13日】
【據瞭解,葡萄酒有一個小他兩歲的幹妹妹,於一月前死於第一場殺手任務。】
【……】
【綜上以上資訊,我推斷他的自殺存在殉情的可能性。】
檔案的內容裡記錄著大量葡萄酒和妹妹的過往,兩個人從小作為搭檔,一起訓練,一起長大。
在艱苦的訓練中,他們彼此陪伴度過了十三年。
這是一段非常有分量的時間,所以即便沒有確切的證據,大部分人還是接受了這個猜測。
fbi和中情局接觸職業殺手都不少,這類人有一種反直覺的特點——
越是特質強烈的人,就越容易做出這種為了同伴、愛人殉情的決定。
就好像在他們眼中,自己的生命與目標的生命同樣無足輕重,所以對自己扣下扳機也不會猶豫。
而一場瘋狂的自焚,很符合所有人對葡萄酒的想象。
那就一個熱愛血腥和盛大場面的瘋子,選擇其他平靜的死法反而才不正常。
——
休假結束。
莫離議員兼殺手回到議院上班。
忙完手續的事情,之後他的工作正常雙休,不定時加班,加班時間三倍時薪。
清晨。
議員們還在聊著關於兩位候選人遇害身亡的事情,偶爾看向莫離的視線帶著隱晦的同情。
“……我猜他也兇多吉少。”
“我聽說他僱傭了八位保鏢,晚上睡覺都站在他床頭,應該沒事吧。”
“真的假的啊?八個保鏢?”
“真的,你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