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你先去,我一會兒就過去。”
“我就知道,您是村裡最公道的人了。要是銀子討回來了,您就是我孃的救命恩人,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好話這種東西又不要錢,送人可以一籮筐一籮筐地送。
二丫從徐老太太家出來,一邊走一邊敲鑼,“都來看看啊,大過年的,活不下去了!”
她一路走到蕭大山家門口才停下,引來了四鄰許多人來看熱鬧。
畢竟是過年,大家說忙也忙,說閒也閒。
趙氏因為蕭大山摔傷了腿,正惱怒著,聽見外面的動靜就氣沖沖地出來了。
“大過年的,二丫你號哪門子的喪?”她張口就罵。
二丫往地上一坐,拍著地哭喊道:“我娘是活不成了,我娘活不成了!”
多虧了之前“乞討葬父”的經驗在,三丫只是愣了一小下,然後就有樣學樣,也一屁股坐下,“爹啊——”
啊,壞了,說溜了,沒改過來。
沒事,那就將錯就錯,讓爹也“死一死”。
“爹啊,娘啊,你們不能死啊!”
除夕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過年,兩個半大的女孩子,卻在這裡哭得撕心裂肺,簡直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二丫一邊哭一邊訴苦:“原本二十兩彩禮,我們就當餵了狗。可是我娘為了救蕭大山,受了重傷,等著銀子救命。我們也不是挾恩以報,就想把原本屬於我們的銀子要回來。趙家伯孃,您就當可憐可憐我們姐妹,好不好?把我們的銀子還回來吧!”
剛剛“聞訊趕來”的徐老太太,明明沒有聽到前面,卻對所有了然於心的模樣,開口道:“我也見了,棄娘把蕭大山從山上帶下來。要是沒有棄娘,大山這個年,怕真是過不去了。”
眾人交頭接耳,這才知道,原來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陸棄娘一把子力氣,大家都知道。
所以對於她能救人,沒有人質疑。
“救命之恩,按理說該表示表示,再說,棄娘也是因為蕭大山受了傷。趙氏,要不你就把二十兩銀子還回去吧,以後兩家也不結仇,好好相處。”
眾人紛紛點頭。
是這個道理。
別人對你有救命之恩,之前的矛盾就算再深,也該一筆勾銷了。
二十兩銀子,人家等著救命,又不是從你兜裡掏出去,只是物歸原主,該還。
趙氏一聽,頓時火冒三丈,跳起來道:“胡說八道。她自己生病,關我們什麼事?她就搭了把手,我們還得給她養老送終?”
“搭了把手?趙伯孃說的輕巧。”二丫哭著道,“那現在把蕭伯喊出來,倘若他也這麼說,我今日給您磕頭認錯。要是蕭伯說,是我娘救了他,求您把彩禮錢還給我們。實在不行,就當我們借的,以後我們有了錢,不會忘記您的!”
三丫學舌:“不會忘記您的。”
二丫知道,蕭大山不是那樣的人。
他這個人,木訥寡言,但是正派,要說缺點,就是耳根子軟,總是被趙氏管著。
“娘,把銀子還給人家。”虎頭從屋裡出來,黑著臉道。“我爹確實是人家救的,退親我們也沒損失什麼。不能人家救了咱們,咱們見死不救。”
“放屁!”趙氏怒極,狠狠甩了兒子一記耳光,“胳膊肘往外拐的東西。誰看見她救了你爹?我們去哪裡弄二十兩銀子?二兩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