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精神力順利轉化為了魔力,並且總量變成原本的.倍,消耗變成了0.倍,差不多可以當作是精神力翻倍了。
而且有了魔力之後,他也可以靠自己釋放魔法、奇蹟和咒術了!
至於屬性對照面板,李遊簡單看了看,就瞭然於心。
力量、敏捷就不提了。而同樣的,智力就是智力,精神對應魂的集中力,而感知…則對應信仰。
因為系統分類的感知不僅是視覺、聽覺這樣的五感,同時也將靈感包括在內。
“感知對應信仰…意外地很合理,也很熟悉。”
這不是我們DND的設定嗎?下次記得標明出處!
除此之外,系統也標註了,李遊的屬性如果放到魂世界來看,那麼要在基礎數值上乘以.,向下取整後,才與魂三世界相當。
如果這麼計算的話,那豈不是他現在已經有超過0的智力和信仰屬性了?
這也就是說…
李遊極為熱切地抬起頭,看向歐貝克,而歐貝克又笑了笑,說:“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一步一步來。”
李遊:?
我怎麼感覺你在嘲諷我?
歐貝克當然不知道李遊在想什麼,而是從自己的行李當中取出一根樸素的木質法杖,遞給了李遊。
“這個你先,接下來聽我慢慢講。”
接著,歐貝克就給李遊仔細講解了魔法的運作方式。
魔法,或者說魂世界的三種法術,本質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魔法依託於智力,奇蹟來源於信仰,咒術則需要智信雙修。
而無論是魔法、奇蹟還是咒術,釋放法術的第一步,都是要記住法術特定的執行方式,並將之銘刻於大腦之中,此即“記憶法術”。
然後,就要用特定的施法觸媒,透過消耗魔力或者稱專注值,來運轉所記憶的法術,以完成施法。
記憶法術,正確的觸媒,可供消耗的魔力,缺一不可。
李遊之前沒有魔力、沒有“記憶空格”,也沒有觸媒,施法全靠靈魂吊墜的強大特性。但現在他要做的,就是靠自己釋放法術了,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李遊聽得很認真,並且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歸納了一下歐貝克講的內容。
在他的理解中,如果用手機軟體來打比方,那麼學習魔法就等於是下載安裝包,記憶魔法是安裝軟體,釋放魔法當然就是執行程式了。
而一個人本身的魔力、智力等等屬性,就相當於手機的效能配置。配置高的手機,可以多安裝幾個軟體,執行得也更快更流暢,而配置太低的,可能就最多裝一個軟體,而且哪怕勉強執行了,也卡頓嚴重,體驗極差。
雖然不是完全貼切,但這樣理解李遊覺得是沒有問題的。
歐貝克講解完成後,拿出了一張暗藍色、寫滿了細小文字的魔法卷軸,遞給了李遊。
“拿著吧,這是最基礎的魔法‘靈魂箭’。聽我慢慢講,弄懂它的運作方式,然後記住它,你就可以嘗試釋放魔法了。”
李遊連連點頭:“好!”
來就來吧,他的**杖已經飢渴難耐了!
咒術老師柯弭庫斯看見兩人沉浸在了魔法的世界裡,倒也沒說什麼,而且也不圍觀了,回到自己的角落裡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