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臉說——”
漢密爾頓暴怒。
“夠了!”
鮑德溫看眼冷笑的邱吉爾,拍案而起。
大戰將至,身為英軍最高指揮官,想的不是團結合作一致對外,而是互相指責推卸責任。
鮑德溫又驚又怒,這特麼是亡國之兆啊。
“無論如何,帕斯必須頂住西奧軍隊的第一次攻擊。”
鮑德溫也知道英印部隊的戰鬥力不佳,怎奈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失去空軍的偵查,我們連西奧軍隊的規模和裝備情況都不清楚,如果西奧軍隊裝備了裝甲戰車,這仗還怎麼打?”
漢密爾頓也參加了世界大戰,很瞭解裝甲戰車的威力。
倫敦對於西奧軍隊的裝備情況並非一無所知,早在西奧獨立前,西奧政府就從尤里耶夫大公國獲得了不少於00輛裝甲戰車。
讓漢密爾頓無法接受的是,西奧政府得到的裝甲戰車比英國裝甲戰車擁有更厚的裝甲,更兇猛的火力,真到了戰場上,英軍根本無法阻止裝甲戰車的衝擊。
“難道沒有裝甲戰車,陸軍就無法作戰了嗎?”
大衛·貝蒂反對漢密爾頓這種唯武器論。
“只需在地上挖條足夠寬的溝,就可以阻止裝甲戰車的攻擊。”
特倫查特的方案,確實是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看看羅夫諾演習中,俄軍是如何突破反戰車戰壕的吧——即便不配備裝甲戰車,戰防炮難道很貴嗎?”
漢密爾頓滿腔悲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鮑德溫又看邱吉爾。
“我們本年度的預算已經快要花光了,不管是否追加軍費,我們都必須追加預算。”
邱吉爾兩手一攤,這月還沒過完呢,諸君看著辦。
去年透過財政預算的時候,西奧還沒有獨立呢,並不包括這部分。
“既然要追加預算,何不一次性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
漢密爾頓異想天開,招致所有人的異樣眼神。
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英軍最大的問題不是軍費,而是軍方的內部矛盾。
倫敦正在緊急磋商的時候,西奧軍隊正式對帕斯發動攻擊。
漢密爾頓的擔心被證實了,西奧軍隊不僅出動了裝甲戰車,而且使用了火箭炮。
自從火箭炮在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後,各國都將火箭炮列為重點物件進行研究。
問題又來了。
英國對火箭炮的研究僅限於實驗室,並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
火箭炮確實是好用,生存力強火力猛,人見人愛。
問題是火箭炮的消耗也非常大,火箭彈的成本比炮彈高大約四倍,一般國家還真用不起。
英國也同樣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