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倉皇逃至倫敦的西科爾斯基宣佈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號召波蘭人團結起來,繼續在流亡政府的領導下和德軍作戰。
號,部分德軍開始從波蘭撤離,前往南部邊境。
當天俄軍裝甲部隊也開始從波蘭撤離,只留下少量警戒部隊維持當地治安。
英國人和法國人是真能坐得住,眼看德軍已經掉頭向南,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才決定對法國進行動員。
英國動員的時間比法國只早了一天。
喬治這邊得到的訊息是,法國政府正在開會討論,是否停止和德國的戰爭。
法國向德國宣戰是為兌現對波蘭的承諾。
現在既然波蘭已經不存在了,對德國宣戰已經失去意義。
曾擔任福煦參謀長的陸軍上將馬克西姆·魏剛建議法國以一種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
“如何才能體面?”
貝當哀莫大於心死。
戰爭爆發前,貝當無數次建議法國購買更多戰鬥機和更多裝甲戰車,將馬其諾防線延伸到法比邊境,徹底消除隱患。
貝當的建議被忽視,包括阿爾貝·勒布倫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想將寶貴的資金,投入到國防這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
上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和德國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最終導致法國損失了一代人。
哀莫大於心死的法國人,不止貝當一個。
“我們不能再受倫敦影響,倫敦希望我們和德國人,以及俄羅斯人都去死,這樣英國就可以獨霸歐洲。”
魏剛建議和德國進行談判。
“你那不是談判,是投降!”
在貝當的參謀部擔任最高戰爭委員會副主席的戴高樂上校怒不可遏,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
“上校,注意你的身份!”
魏剛對戴高樂的行為很不滿,這種級別的會議上,區區一個上校本不該發言。
“我首先是一個法國人,然後才是法軍軍官,任何一個正直的法國人,都無法接受任何投降行為。”
戴高樂寸步不讓。
“滾出去!從我的面前消失!”
魏剛很生氣,他不是投降,只是想讓法國避免更大的損失。
上一次世界大戰,參戰雙方還是機槍大炮為主,已經讓法國損失了一代人。
現在的戰爭是以空軍和裝甲部隊為主,殺死對手的效率更高。
照戴高樂說的,法國死戰到底,能有幾個法國人活到戰後?
如果法國人死光了,那麼戰爭的結果也就不重要了。
“先生們,一旦我們投降,那將成為法蘭西曆史上永遠無法抹去的汙點,我們可以輸,但不可以投降。”
戴高樂有自己的堅持。
本章完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