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太神奇了。
德國尚且要把軍官送到俄羅斯進修。
俄羅斯也不拒絕羅馬尼亞軍官前往俄羅斯學習。
羅馬尼亞如果需要教官的話,完全可以從俄羅斯邀請,為何捨近求遠去德國?
只能說蓄謀已久。
喬治想把安東內斯庫叫到俄羅斯來,擒賊先擒王。
安東內斯庫早有防備,提前預判了喬治的預判,離開布加勒斯特,前往喀爾巴阡山隘口視察工作。
世界大戰期間,巴爾幹聯軍曾和奧匈帝**隊在喀爾巴阡山隘口血戰,喬治命令空降兵空降到奧斯曼軍隊的防線之後,才突破喀爾巴阡山隘口。
世界大戰結束後,羅馬尼亞王國將喀爾巴阡山隘口的防線拆除,完善鐵路,加強布加勒斯特和特蘭西瓦尼亞兩地之間的聯絡。
喬治懷疑安東內斯庫正在重建防線。
“毫無疑問,卡羅爾那個混蛋和安東內斯庫是早有預謀,羅馬尼亞軍隊在平原地區無法阻止我們的裝甲部隊,所以寄希望于山區的複雜地形,阻止我們的進攻。”
瓦西里破口大罵,要求喬治立即出兵,推翻卡羅爾的統治,將安東內斯庫就地正法。
“不,我們不能直接出兵羅馬尼亞。”
喬治缺少合適的理由。
卡羅爾很有心計,賣石油給德國的同時,經常以小恩小惠維持“仁君”人設,頗得羅馬尼亞人信任。
俄羅斯如果貿然出兵,會引發羅馬尼亞人的強烈反對,這正是卡羅爾想要的。
沒有羅馬尼亞人的支援,卡羅爾同樣無法徹底擺脫俄羅斯的影響。
“喬治,不管你如何做,現在我要向你證明,我作為男人的勇氣。”
格奧爾基想逼俄羅斯下場。
“你那不叫勇氣,叫莽撞。”
喬治並不是貶低格奧爾基,希臘軍隊的素質,跟羅馬尼亞還是有差距的。
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軍隊在巴爾幹聯盟中排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高日軍團,比多災多難的南斯拉夫表現更出色。
希臘軍隊在世界大戰期間少有亮眼表現。
世界大戰剛結束,又被奧斯曼帝國的殘軍趕出小亞細亞半島,徹底暴露了自己的實力。
“少小看我了,即便沒有你的幫助,我也可以幫助米哈伊復國。”
格奧爾基怒氣衝衝離開,海倫和米哈伊沒走。
和衝動任性的格奧爾基相比,海倫還是更信任喬治。
話說格奧爾基回到雅典之後,還沒有開始進行動員呢,小鬍子再次出擊,這一次是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去年剛簽訂的《慕尼黑協定》,德國承諾只要蘇臺德地區,不會覬覦捷克斯洛伐克的剩餘領土。
《慕尼黑協定》簽字還不到半年,小鬍子再次撕毀協議,德國的國家信譽,對於小鬍子來說,和手紙差不多。
對於德國的這一行為,英法除了口頭上的抗議,還是沒有任何動作。
俄羅斯連抗議都沒有,同樣坐視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
就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卡羅爾終於回到羅馬尼亞。
卡羅爾現在忙得很,瓦西里還沒有來得及給卡羅爾打電話呢,卡羅爾就以德國盟友的身份,前往布拉格參加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的成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