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勒布倫用更多訂單誘惑俄羅斯和法國結盟。
瓦西里左右為難,終於想起喬治。
“可以簽訂一個條件盟約。”
喬治所謂的“條件盟約”設有特定條款,一旦法國或者俄羅斯違反規定,那盟約就隨之解除。
跟集安聯盟的性質差不多。
這種條件盟約的效力,其實也跟《法德互不侵犯條約》差不多。
按照集安聯盟的相關規定,俄羅斯入侵巴拉克宰,將被集安聯盟開除。
但如果是俄羅斯遭到巴拉克宰的入侵,俄羅斯進行反擊,那麼俄羅斯不僅不被開除,俄羅斯的盟友,還要按照集安聯盟的規定,對俄羅斯進行援助,聯手毆打巴拉克宰。
所以經都是好經,關鍵還是怎麼念。
“什麼條件?”
瓦西里好奇,不知道喬治會給法國挖什麼坑。
“如果法國主動向他國宣戰,盟約自動廢除。”
喬治要確保俄羅斯,不會被法國拖入戰爭。
“法國還敢主動向德國宣戰?”
瓦西里懷疑法國人的勇氣。
“世事無絕對。”
喬治對德國有信心。
法國的盟友有很多,波蘭、比利時都是法國的盟友。
比利時先不說,波蘭有一部分領土本來就是德國的,德國肯定要搶回來。
一旦德國入侵波蘭,法國基於和波蘭的盟約,肯定要向德國宣戰,到時候俄羅斯和法國之間的盟約就將自動廢除。
阿爾貝·勒布倫很高興,俄羅斯是法國的盟友,德國承諾和法國互不侵犯,法國的安全等於是有了雙重保險。
喬治也高興,俄羅斯軍工企業又得到了價值0億盧布的訂單。
瓦西里也高興,出口軍火會產生關稅,軍工企業有了訂單才能組織生產,工人有了錢才能去消費,相關配套企業也有了利潤,整個產業鏈都會為之受益。
小鬍子更高興,德軍順利收回萊茵非軍事區,這又是小鬍子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得了重大勝利,德國媒體又可以吹捧小鬍子一波了,小鬍子的執政將更加穩固。
安德烈不高興,俄軍對巴拉克宰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士氣越來越低,這樣下去,俄軍將在巴拉克宰遭到可恥的失敗。
和大部分俄軍高階將領一樣,絕大部分俄羅斯人都認為巴拉克宰實力遠不如俄羅斯,只要俄軍攻入巴拉克宰,吞併巴拉克宰指日可待。
俄軍確實是佔領了巴拉克宰的首都,但是巴拉克宰人並沒有屈服,戰爭並沒有結束,這已經對安德烈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喬治雖然是防長,俄羅斯人肯定不會把俄軍受阻的責任歸咎於喬治,安德烈這個陸軍司令就成為背鍋俠。
安德烈騎虎難下,退兵肯定是不可能退兵的,只能繼續增兵。
可繼續增兵的後果是,俄軍在巴拉克宰這個泥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