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沒幫忙的都給我滾起來,不勞動者不得食!”
德米特里有威望,這裡就他的職位最高。
小崽子們不反抗,嘻嘻哈哈把座位給嬸子嫂子們讓出來,更沒有難堪的意思。
“剛才沒有幫忙的,等會兒負責打掃衛生。”
伊琳娜坐下來的時候還笑罵,小崽子們哀聲一片,終於為剛才的高談闊論付出代價。
這種場合就是吃吃喝喝聯絡感情,加強整個群體的凝聚力,帝俄時代的慣用手法,在這個時代也不落伍。
吃飽喝足小菲利克斯和德米特里、列昂尼德進書房,伊琳娜親自送來香檳酒和雪茄才去監督小崽子們幹活,臨走的時候沒忘記關上門,讓管家在門口守著,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你剛才說錯了,阿比西尼亞人一點也不值得可憐,活該!”
德米特里這時候才進入正題。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列昂尼德還是家學淵源。
“這對我們俄羅斯是好事,我喜歡社會達爾文!”
小菲利克斯激進,社會達爾文好就好在弱肉強食。
在俄羅斯,社會達爾文之所以流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既然俄羅斯衰弱的時候捱打是活該,那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也可以毆打全世界。
你不能只在強大的時候吹捧社會達爾文。
換句話說就是有你的初一,就有我的十五。
“至少十年內不用想,我們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多的利益。”
德米特里對喬治還是信服的。
“這就是年輕人反感我們這些老傢伙的原因,我都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成了保守派的代表——”
小菲利克斯攤手,他明明是激進派,至不擠也是激進保守派。
保守派不可能動手殺死拉斯普廷的。
“跟你相比,我應該去當守墓人。”
德米特里這個外交部長捱罵最多。
“四十多歲的老年人!”
列昂尼德驚歎,對於政客這個職業來說,四十歲才剛剛起步。
列昂尼德自己還不到0歲呢。
0歲的部長助理也足夠讓很多人羨慕了。
俄羅斯對於官員年輕化沒什麼感覺,反倒是在國外引起了不少友邦驚詫。
《泰晤士報》就將俄羅斯的官員年輕化形容為貴族階層的死而復生,配合瓦西里的暴力,給人感覺俄羅斯已成人間地獄。
這肯定是汙衊了,跟俄羅斯相比,英國貴族階層對權力的壟斷更嚴重。
《泰晤士報》也不是隻罵俄羅斯,對英國政客也不嘴軟。
麥克唐納另組工黨後,工黨在下院大選中只剩席,斯坦利·鮑德溫率領的保守黨狂收0席,麥克唐納組建的工黨只有席。
麥克唐納對這個結果很沮喪,但因為保守黨的支援,麥克唐納得以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上個月,麥克唐納提議,在倫敦召開經濟會議,討論如何儘快恢復經濟,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援,一共有個國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