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這話揭開了很多傷疤,連普塔萊斯的表情也開始不自然。
“我以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的身份提議,對主動入侵阿比西尼亞帝國的義大利王國實施全面制裁!”
安德烈不跟墨索里尼廢話,這人明顯是瘋了。
“同意!”
特法耶悽聲嘶吼。
“附議。”
阿蘭古井無波。
“我反對,我們還需要調查,才能確認義大利王國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爆發戰爭的原因。”
愛德華同樣立場鮮明。
佩裡埃不說話,愛德華說的也是他想說的。
“很好,我們現在開始表決。”
安德烈穩坐釣魚臺,只要進入表決環節,俄羅斯穩操勝券。
除了英國和法國,以及為數不多的附屬國,絕大部分國家對於義大利挑起戰爭的態度都是反對。
墨索里尼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如果強國可以恃強凌弱,那麼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會消失。
“義大利王國不會接受任何不公正的結果!”
墨索里尼沒想到俄羅斯的態度會如此堅決。
墨索里尼擅長投機,從俄羅斯的利益出發,即便不贊成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也不會對義大利進行制裁。
美國並沒有加入國際聯盟,不受國際聯盟限制,俄羅斯如果對義大利進行封鎖,只會將義大利徹底推向美國。
這裡就不說,國聯內部還有英國這個二五仔。
“你是否接受根本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安德烈已經得到國內的授意,俄羅斯想建立國際新秩序,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俄羅斯固然可以從對義大利的貿易中獲得利潤,這點利潤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沒到不可或缺的程度,義大利和俄羅斯的貿易額,在俄羅斯的對外貿易額中佔比尚且不到百分之五。
透過對義大利的制裁,讓其他國家真正認識到俄羅斯打破舊秩序的決心,對俄羅斯更有利。
表決結果不出所料,國際聯盟以絕對多數透過對義大利王國實施制裁的決議。
墨索里尼憤然離去的同時,投出棄權票的愛德華和佩裡埃內心竊喜,他們終於在和俄羅斯的競爭中贏得一局。
波利斯對這個結果早有準備,國聯透過決議的第一時間,就切斷了對義大利王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
墨索里尼也沒閒著,人還沒回到義大利,義大利外交大臣就飛赴美國訪問。
且不說義大利人和美國人如何蠅營狗苟,表決結束後,特法耶主動找安德烈,希望從俄羅斯貸款。
讓安德烈感到荒謬的是,特法耶要用從俄羅斯得到的貸款,從英國購買武器裝備,用於抵抗義大利王國的入侵。
特法耶的理由是,阿比西尼亞軍隊已經熟悉了英制裝備,貿然更換俄製裝備,恐怕並不能短時間內適應,繼而影響到阿比西尼亞軍隊的戰鬥力。
安德烈無法接受這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