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長眉開眼笑,如果能得到瓦西里的支援,司法部再遇到和退伍軍人相關的案件,肯定能挺起腰板。
喬治對瓦西里的工作還是很關心的,在尤里耶夫宮請瓦西里吃烤魚。
喬治親手釣的魚。
“我現在終於知道你為什麼不願意當沙皇了——”
瓦西里的話讓喬治會心一笑,類似的話喬治已經聽過不止一次。
“所以我一直說,軍人和官員應該相互體諒,因為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俄羅斯服務。”
喬治對於“服務”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誰都中二過,能不能儘早適應社會,主要看什麼時候才能認清社會的本質。
有些人直到垂垂老矣,都不能認清社會的本質,渾渾噩噩,生活多半一地雞毛。
有些人早早認識到社會的本質,即便身處逆境,也不會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本質就是讓自己變得有用。
“我真的不明白,明明已經擁有優渥的生活,他們為什麼還要貪得無厭,為了個人利益鋌而走險,難道他們沒有考慮過後果嗎?”
瓦西里痛心疾首,忍不住向喬治發牢騷。
在來尤里耶夫宮之前,瓦西里剛看到一份檔案,內容是關於多人的死刑執行,其中既有瓦西里的親戚,也有瓦西里曾經的下屬。
瓦西里並沒有第一時間簽字。
“這就是權力所謂的魅力,有些人認為權力是遊戲,我希望在俄羅斯,權力可以迴歸本來面目。”
這就是喬治討厭英美政治制度的原因。
在英美,權力就真的只是個遊戲,即便闖出滔天大禍,最多隻是失去參與遊戲的機會,並不會受到真正的懲罰。
想想印度發生饑荒,動輒餓死上千萬,有人真正為此負責嗎?
沒有,甚至在倫敦,連相關報道都少得可憐,即便有也是一筆帶過,人們根本不會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印度是殖民地,英國人可以不把印度人被餓死放在心上。
愛爾蘭是英國的一部分,離倫敦近在咫尺,倫敦依然不管不問,這又該怎麼解釋。
基輔餓死人這種事,如果發生在英國,首相肯定不會引咎辭職。
“我們其實也可以——”
瓦西里這才剛入主亞歷山大宮,就開始動搖了。
喬治不說話,看向瓦西里的目光瞬間凌厲。
“我只是說說,我保證,我不會犯錯!”
瓦西里舉手投降,喬治在他參選的時候,就提醒過這個問題。
喬治不聽瓦西里怎麼說,關鍵是瓦西里怎麼做。
瓦西里第二天就在報告上簽字,送人上法場的同時,將更多人送到西伯利亞種土豆。
喬治這邊還沒有收到反饋,列昂尼德就找上門。
俄羅斯以前執行死刑全部都是槍決,乾脆利落。
瓦西里曾在阿穆爾工作,知道阿穆爾是如何執行死刑的,所以就針對死刑的相關規定,進行了一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