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美國——
自從美國海軍和皇家海軍舉行聯合演習,俄羅斯和美國的蜜月期已經結束,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利用。
美國和俄羅斯聯手,是為打破英國對英聯邦的經濟封鎖。
既然英國同意向美國開放英聯邦市場,這時候美國政府肯定不願意俄羅斯也進來分一杯羹。
這又應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德國全面倒向俄羅斯之後,美國更是恨死了俄羅斯,雙方已經徹底撕破臉,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
說白了市場就這麼大,俄羅斯想吃飽,美國人就得餓死。
“所以,美國才是歐洲內亂的幕後黑手——”
布蘭特也希望揭露美國人的真面目,每一個有良知的歐洲人,都應該加入到揭露美國的行列中。
“不能這樣說,歐洲內亂,更多是因為歐洲國家之間無法化解的矛盾,美國只是助推劑,並非主要原因。”
喬治沒有趁機往美國人身上潑髒水,他這篇採訪肯定會見報,實話實說比較好。
布蘭特很滿意,不僅為採訪內容,更因為喬治的理智。
俄羅斯確實需要一個喬治這樣理智的定海神針。
換成威廉二世,南斯拉夫王國和尤里耶夫大公國先不說,黑山王國這樣的國家,恐怕早就被俄羅斯吞併了,絕無倖免。
卡羅爾政變,俄羅斯更是力挽狂瀾,阻止了羅馬尼亞王國和希臘王國之間的戰爭,維護了巴爾幹的和平,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擔當。
喬治擔任國防部長這些年,俄羅斯並沒有擴軍,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自由貿易大聯盟才有底氣抵抗美國經濟的入侵。
《陽光晨報》各國雖然獨立運營,喬治的這個採訪,還是在第二天成為各國《陽光晨報》的頭版頭條。
倫敦,唐寧街十號,麥克唐納看完報道一聲不吭,眉頭緊皺。
“我們必須反擊,讓民眾充分認識到,俄羅斯才是經濟危機的幕後黑手。”
被喬治直接點名的亞瑟·亨德森暴跳如雷,他之所以攻擊俄羅斯,也是為了轉移英國國內矛盾。
“那又怎麼樣,我們要和俄羅斯宣戰嗎?”
麥克唐納不想矛盾升級。
轉移矛盾,也要找到合適的轉移物件。
將矛頭指向俄羅斯明顯是不理智的。
“所以——”
亞瑟·亨德森攤手,不知道麥克唐納打什麼主意。
“德意志!”
麥克唐納選擇老對手,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就德國最好欺負。
本章完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