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資本不賺錢是不可能的。
古契科夫拿到的資料顯示,美國自經濟危機爆發後,破產的企業已經超過000家。
這才剛剛開始呢。
喬治給約瑟夫發電報,要保持耐心,別急著抄底,等兩年再說,到時候會有更多優質資產。
俄羅斯企業要全面出擊,堅決不給美國資本捲土重來的機會。
“這時候難道不應該趁火打劫嗎?”
古契科夫驚訝,這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這時候應該全面展示俄羅斯的實力,以及責任感!”
喬治希望俄羅斯變成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而不是另一個帝俄。
俄羅斯如果趁火打劫,和首鼠兩端的昂撒又有什麼區別?
帝俄時代的俄羅斯,從未獲得歐洲人的信任,所以英國人才屢次得逞。
經濟危機爆發後,俄羅斯再次成為歐洲人移民的首選。
美國雖然遠離戰爭威脅,可經濟危機爆發後,就連美國人都找不到工作,歐洲人移民美國更是兩眼一抹黑。
俄羅斯的實力,已經強大到令人畏懼的程度,除非瘋子才敢向俄羅斯發動戰爭。
透過俄羅斯宣傳部門的不懈努力,俄羅斯已經被塑造為對普通人最友好的國家,連美國人都開始對俄羅斯產生嚮往,歐洲不言而喻。
另一個時空的大蕭條,美國人口一直是下降的,直到二戰爆發,美國人口才開始上漲。
現在美國人口流失的速度,只會比另一個時空更快。
“難道我們要感化歐洲人?不,我們現在應該主動出擊,征服歐洲!”
古契科夫第一次跟喬治唱反調。
“除非你希望俄羅斯成為世界公敵。”
喬治提醒古契科夫,歐洲諸國已成驚弓之鳥,俄羅斯如果表現出旺盛的攻擊力,只會把其他國家推向英美聯盟。
美國實施的經濟殖民,比英國的至極殖民更隱蔽,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俄羅斯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動不動就南下,要用另一種方式,強化俄羅斯對歐洲的影響力。
喬治想要的秩序,是俄羅斯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成為歐洲供應商。
歐洲各國則各司其職,成為俄羅斯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幹,為共創未來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
俄羅斯如果要征服歐洲,先不說老卡爾,斐迪南和波利斯會怎麼想?
好端端的國王變高官,斐迪南和波利斯也不願意。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古契科夫非常遺憾,關鍵時刻,他還是選擇信任喬治的判斷。
喬治也不是萬能的,在對德國的問題上,喬治的判斷就出現了失誤。
喬治一直認為,控制軍隊的容克貴族集團,可以輕鬆對付控制德國金融的希伯來財團。
喬治低估了希伯來人對金錢的貪婪。
魏瑪政府最初的訴求,是希伯來人見好就收,和容克貴族密切合作,重建德國經濟。
讓希伯來人老老實實搞工業是不可能的,已經嚐到了甜頭的希伯來財團,更不可能主動放棄對金融的壟斷。
老卡爾退而求其次,既然不想合作,那就一別兩寬,乾脆讓希伯來人帶著他們的財富離開德國。
希伯來人要是想離開,早就去中東建設他們的國家了,根本不會賴在德國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