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正在討論——”
張伯倫深呼吸,這口氣硬生生忍了。
小尼古拉看錶:“還有小時。”
倫敦確實正在討論,但不是討論是否解除對運河的封鎖,而是討論如何安撫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
英聯邦的崩潰,歸根結底還是在於英國的實力快速下降,皇家海軍不再具備以往的威懾力,英聯邦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為保證皇家海軍的威懾力,第一海軍大臣大衛·貝蒂提出一份造艦計劃,希望在0年內新造0艘戰列艦。
這個計劃遭到所有人的反對。
有沒有能力造先不說,新造0艘戰列艦的話,英國就將打破《華盛頓海軍協定》的限制,肯定會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俄羅斯雖然在華盛頓海軍會議中爭取到0萬噸主力艦的配額,但是在華盛頓海軍會議後,俄羅斯並沒有公佈造艦計劃,反而公佈了一個軍艦退役計劃,將主要精力轉移到陸軍和空軍上。
英國不敢跟進,因為美國在步步緊逼。
所以現在的局面就是,俄羅斯要保持陸軍方面的優勢,美國大力發展海軍,英國同時面對俄羅斯和美國的挑戰。
剛剛過去的年,美國鋼產量000萬噸,俄羅斯鋼產量00萬,英國只有00萬,單抗任何一個國家都費勁,更不用提是兩個一起上。
斯坦利·鮑德溫頭皮發麻,他不僅要解決上述問題,還要面對來自英國本土的新問題。
麥克唐納雖然只當了0個月的首相,給英國留下的“政治遺產”很豐富,不管是民主黨還是自由黨,都要面對一系列新問題。
麥克唐納上臺後為0萬英國貧困家庭蓋了保障房,停止建造海外軍事基地,又在英國內部開始裁軍,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這個“讚譽”就很靈性。
麥克唐納的政策確實是給英國貧困家庭提供了一些福利,減少了軍費方面的支出。
但對於英國的國防安全來說,麥克唐納所造成的影響都是負面的。
麥克唐納之後,英國人對於首相的要求更加苛刻,如果斯坦利·鮑德溫不能延續麥克唐納的政策,繼續為英國普通人提供更好的福利,那斯坦利·鮑德溫這個首相也當不久。
斯坦利·鮑德溫的方案是大力發展社會保險,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
這個方案的效果好壞,現在還不好說。
迫在眉睫的,還是帝國會議。
和之前的帝國會議不同,這一次澳大利亞的態度非常堅決,如果澳大利亞不能獲得完全的貿易自主權,澳大利亞將尋求完全意義上的獨立。
都是自治領,南非都能獨立了,澳大利亞為什麼不能獨立?
別說什麼南非的主體人口是布林人,澳大利亞主體人口是昂撒,澳大利亞立國已經00多年了,新一代澳大利亞人對英國本土根本沒感情——
這話也不對,不是沒感情,而是隻有痛恨。
尤其對於澳新軍團的官兵,和他們的家屬來說。
斯坦利·鮑德溫這幾天一直在安撫澳大利亞,以更優惠的關稅政策為誘惑,希望澳大利亞繼續留在英聯邦內。
澳大利亞人也在積極行動,不僅態度堅決,而且頻頻和加拿大、紐西蘭代表會面,試圖形成利益同盟。
月號,就在地中海艦隊剛剛解除對蘇伊士運河的封鎖之後,澳大利亞代表在倫敦遭槍擊。
本章完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