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耶夫大公國在英國沒使館。
沒錯,尤里耶夫大公國和英國根本沒有建立外交關係。 至於為什麼英國政府在尤里耶夫大公國有工作人員,那就要問英國政府了。
英國雖然沒有和尤里耶夫大公國建立外交關係,澳大利亞卻有尤里耶夫大公國的辦事處。
於是英國政府就驅逐了兩名尤里耶夫大公國派駐在澳大利亞的工作人員。
這就是英國緊抓外交權不放手的意義所在。
阿蘭在國聯主動向張伯倫開炮,稱英國政府對海外自治領和殖民地的限制,將嚴重影響海外自治領和殖民地的發展。
“這是英聯邦內部事務,和你們無關。”
張伯倫不想搭理阿蘭。
小尼古拉整天倚老賣老指桑罵槐就罷了,張伯倫不跟他一般見識。
阿蘭想跟張伯倫對線,差點意思。
“是的,確實和我們無關,我們也無意干涉英聯邦內政,可難道連說說都不行嗎?”
阿蘭化身英國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嘴替。
英國的海外自治領和殖民地也很矛盾,他們只想拿好處,卻不想承擔對英國的義務。
待在英聯邦內確實有好處,至少不需要為國防擔心,可以將全部精力用在發展經濟上。
但是從經濟角度出發,留在英聯邦內,又會影響自治領和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所以澳大利亞的真實訴求是,既可以享受皇家海軍的保護,又想把羊毛和小麥賣個好價錢。
“管好你們自己的事。”
張伯倫沒好氣,也請順便管好自己的嘴。
小尼古拉看的樂呵呵,國聯就是放嘴炮的地方,一天不噴人渾身不舒服。
博博夫也在噴,噴澳大利亞政客,沒能更好維護澳大利亞企業的利益。
力拓再牛逼,那是英國企業,跟澳大利亞沒一毛錢關係,尤里耶夫礦業公司才是正兒八經的澳大利亞企業。
所以澳大利亞政府不維護尤里耶夫礦業公司的利益,反而想把西奧的鐵礦賣給力拓,純屬吃裡扒外。
西奧政府對澳大利亞政府同樣有意見。
尤里耶夫礦業公司繳的稅,除了要上繳給澳大利亞政府一部分,還要被英國抽走一部分,最終留給西奧政府的少而又少。
如果不用被澳大利亞政府和英國抽成,西奧政府的財政會非常健康,每一個西奧人都會因此受益。
所以早在帝國會議召開前,西奧就有人要求獨立。
不是澳大利亞獨立,而是西奧獨立,徹底獨立,既不受英國約束,也不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管理。
這個情況引發澳大利亞政府的警惕。
難道英愛戰爭會在澳大利亞上演?
本章完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