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洲的滲透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阿拉伯半島的戰爭卻已經迫在眉睫。
英國的分而治之看似無懈可擊,但是嚴重忽略了人性因素,人的立場是會隨著地位的變化不停變化的,這就成為最大的。
去年0月,內志王國以漢志王國妄圖稱霸阿拉伯半島為由,率軍進逼塔伊夫。
漢志國王侯賽因親自率軍前往塔伊夫,和內志軍隊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由於侯賽因公開發表宣告不支援巴爾福宣言,英國已經切斷了對漢志王國的所有支援,並且加大了對內志王國的援助。
俄羅斯選擇支援侯賽因,不僅向漢志王國支援了一批武器,而且派遣教官為漢志王國訓練軍隊,並且派出軍事顧問,指導漢志軍隊作戰。
說是顧問,其實就是實際指揮,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幫助,漢志還真頂不住內志的進攻。
別看英軍在面對德軍和奧斯曼軍隊的時候灰頭土臉,對付阿拉伯半島這些土著,英軍還是降維打擊,堪稱摧枯拉朽。
漢志的情況也的確很糟糕,全國人口雖然超過0萬,能有效控制的人口也不過只有十萬之眾,侯賽因窮兵黷武,也只組建了000名駱駝兵,對外宣稱萬人。
內志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兒去,在英國幫忙出錢出力的情況下,內志能派出的軍隊,也僅僅只有.萬人。
侯賽因的私人軍事顧問,是曾參加過世界大戰的亞歷山大騎兵中將。
考慮到漢志王國的實際情況,亞歷山大建議侯賽因以守待攻,等待內志軍隊主動犯錯。
侯賽因很清楚,漢志王國能否擊敗內志,完全依賴俄羅斯的援助,所以侯賽因對亞歷山大言聽計從。
漢志的000名駱駝兵被編成兩個師,分別由侯賽因的兩個兒子雜湊姆和沙馬爾率領。
今年月,00名哥薩克以僱傭兵名義抵達漢志,幫助漢志抵抗內志王國的入侵。
瓦西里很興奮,如果不是喬治堅決反對,瓦西里很想以顧問名義前往漢志參戰。
阿拉伯半島固然重要,但是讓俄羅斯的蘇沃洛夫公爵去當顧問,還是有點大材小用。
月號,內志軍隊主動向塔伊夫發動進攻,漢志戰爭爆發。
憑藉英軍支援的武器以及兵力優勢,內志軍隊在戰爭爆發初期一度佔優。
亞歷山大派出哥薩克騎兵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襲擊內志軍隊的後勤運輸線路。
月號,漢志軍隊發起反攻,一舉將內志軍隊全部殲滅,獲得塔伊夫戰役的勝利。
訊息傳到俄羅斯,瓦西里悵然若失,明明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感覺卻跟鬧著玩一樣。
相對於俄羅斯動輒百萬大軍來說,漢志和內志的戰爭確實是跟鬧著玩一樣。
可漢志和內志的戰爭潛力就只夠打一仗,好不容易積攢的那點駱駝兵死一個少一個,完全沒有補充。
“你以為誰都像俄羅斯一樣,死個00萬,馬上就能動員00萬呢——”
彼得認為漢志和內志就是菜雞互啄。
菜確實是菜了點,但是血腥程度和世界大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塔伊夫戰役中超過000名內志騎兵投降,這些騎兵在戰鬥結束後被全部處死,永絕後患。
“發電報給亞歷山大,不要把內志人趕盡殺絕。”
喬治自己也不可避免的,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彼得說的沒錯,打贏了這一仗,基本上奠定了漢志戰爭的基礎,半島一統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