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揚對東印度的海軍有信心。
“如果海軍想要戰列艦,我可以想想辦法——”
亞歷山大雖然對戰列艦不感冒,但如果海軍提出,亞歷山大也會滿足。
新官上任尚且需要三板斧,亞歷山大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將權力集中在手中,而是穩固政權,建立威望。
大公國的好處是,不僅能升官發財,而且還能封爵,光宗耀祖。
帝俄時代,德揚憑藉和喬治的關係獲封男爵。
對於德揚的權力來說,區區男爵實在不匹配,所以亞歷山大給德揚準備的職位是第一代新幾內亞伯爵。
伯爵也是有封地的,加封德揚為新幾內亞伯爵,並不是要把整個新幾內亞都封給德揚,只是新幾內亞島的一部分,範圍大概00平方公里左右。
和德揚一起被封為伯爵的,還有伊萬諾夫、安東諾夫、卡努尼科夫、馬爾科、穆薩耶夫等人。
卡努尼科夫是追封,本人已經於世界大戰期間離世。
“戰列艦太昂貴,不適合我們——”
德揚很冷靜,從東印度實際出發。
“——我們應該購買更多運輸機,建造更多運輸船。”
德揚的定位很準確,跟俄羅斯這樣的國家相比,尤里耶夫大公國就是個跑腿的。
自貿組織的好處是各取所需,各成員國可以根據自身國家的實力,選擇一部分角色,只有俄羅斯才有資格大而全。
東印度種糧食的話,即便一年三熟,也競爭不過那些一年一熟的國家。
糧食這東西,以大米為例,生長週期越長,口感就越好,跟地域有很大關係,即便把五常大米弄到東印度,也種不出五常大米的味道。
俄羅斯人的主食是土豆和麵包,東印度這邊則是各種熱帶水果和水產品,大米雖然也有市場,但是需求量並不高。
這樣一來東印度只需種甘蔗生產蔗糖,再用蔗糖去換大米,充分發揮各成員國的優勢。
當然了,東印度的大米固然口感不好,那也不能一點都不種,即便種出來的大米都用於出口,也要保證糧食安全。
“為什麼要購買,我們要自己生產。”
亞歷山大受喬治影響,能自給自足,絕不求人。
即便是俄羅斯也不行。
“維克多會不高興的——”
德揚很高興,這就是他希望亞歷山大來東印度當國王的原因。
東印度依附於俄羅斯,雖然沒有遭到俄羅斯的歧視,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東印度企業和俄羅斯企業進行競爭的時候,難免底氣不足。
亞歷山大擔任國王,東印度企業在和俄羅斯企業打交道的時候,就可以平起平坐。
維克多也是喬治表弟,尤里耶夫航空公司總經理。
“他如果有意見,讓他來找我。”
亞歷山大給德揚撐腰,有競爭才有發展。
帝俄時代俄羅斯石油出口為什麼不溫不火?